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通过髋臼指数测量(正常范围随年龄变化,增大提示发育不良)、Shenton线观察(脱位时不连续)、Perkin象限法判断股骨头位置(脱位时在异常象限)、髋臼顶角测量(正常范围随年龄变化,变小提示发育不良)、股骨颈前倾角观察(脱位患儿常增大,正常范围随年龄变化)来辅助诊断,婴幼儿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防护及结合临床症状准确判断。
一、髋臼指数的测量
1.测量方法:在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通过双侧Y形软骨中心作一水平线,再从髋臼外上缘向Y形软骨中心作一连线,这两条线的夹角即为髋臼指数。
2.意义:正常新生儿髋臼指数约为25°-30°,1岁时约为20°-25°,2岁时约为15°左右,此后逐渐减少,至15岁时接近成人的10°-12°。髋臼指数增大提示髋臼发育不良,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重要X线表现之一。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髋臼指数的正常范围不同,这与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相关,年龄越小,髋臼指数正常范围相对越大。
二、Shenton线的观察
1.正常情况:Shenton线是由耻骨上支的下缘与股骨颈内缘相连形成的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
2.异常表现: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此线不连续。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后,股骨近端向上移位,导致耻骨上支下缘与股骨颈内缘的正常连续关系被破坏,通过观察Shenton线是否连续可辅助判断髋关节是否脱位。
三、股骨头位置的判断
1.Perkin象限法:将髋关节正位X线片通过双侧Y形软骨中心作一垂线,再通过髋臼外上缘作一水平线,将髋关节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应位于内下象限。
2.脱位表现:如果股骨头位于外上象限,则提示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儿童Perkin象限法中股骨头的正常位置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股骨头相对更靠近外上象限,但仍应在内下象限范围内,随着年龄增长,股骨头逐渐向正常象限移动。
四、髋臼顶角的测量
1.测量方法:在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通过髋臼软骨中心作一连线,再从髋臼外侧缘向该连线作一垂线,所形成的角即为髋臼顶角。
2.意义:正常新生儿髋臼顶角约为20°-30°,1岁时约为15°-20°,2岁时约为10°-15°,成人约为10°。髋臼顶角变小提示髋臼发育不良,对于不同年龄儿童,髋臼顶角的正常范围随生长发育而变化,可反映髋臼的发育程度,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股骨颈前倾角的观察
1.测量方法:在髋关节侧位X线片上,通过股骨头中心和股骨颈中点作一连线,再通过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中心作一连线,两条线的夹角即为股骨颈前倾角。
2.异常情况: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常伴有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正常儿童股骨颈前倾角在新生儿约为30°-40°,1岁时约为20°-30°,3-4岁时约为15°-20°,成人约为12°-15°。股骨颈前倾角的异常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变化也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对于婴幼儿,进行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由于婴幼儿骨骼发育未成熟,X线表现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准确判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