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损伤后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依损伤情况定,急性损伤早期(0-2周)轻度拉伤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部分撕裂以制动消肿为主;损伤中期(2-6周)部分撕裂者渐增屈伸活动度训练,完全断裂手术修复者术后2-6周开始股四头肌力量训练;损伤后期(6周以上)开始平衡本体感觉训练和步态训练,各阶段针对不同患者调整训练强度、注意事项等。
对于轻度的膝关节韧带拉伤,在伤后24-48小时内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措施。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即患者平卧,膝关节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注意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对于老年患者,同样要关注肌肉力量的维持,避免长期不活动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加重。
如果是膝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在损伤后的前2周,一般以制动和减轻肿胀为主。可以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同时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此阶段要密切观察局部的肿胀情况和患者的疼痛感受,根据具体恢复情况调整后续康复计划。
损伤中期(伤后2-6周):
当肿胀和疼痛有所减轻时,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对于膝关节韧带部分撕裂的患者,在受伤2周后,如果局部情况稳定,可以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训练。可以在卧床时,缓慢屈伸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加剧。一般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儿童患者,在进行屈伸活动度训练时,家长要在旁协助,确保动作轻柔;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关节的活动耐受程度来调整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
对于膝关节韧带完全断裂需要手术修复的患者,在术后2-6周,通常在拆除外固定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此时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伸直膝关节,将下肢抬高15-30度,保持5-10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逐渐增加抬高的高度和训练的次数。儿童患者在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要注意其下肢的力量水平,适当调整训练难度;老年患者则要注意训练时的呼吸配合,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血压升高等问题。
损伤后期(伤后6周以上):
当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有一定恢复后,可开始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例如,进行单腿站立训练,患者站立在平稳的地面上,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单腿站立的时间逐渐从10-15秒增加到30秒以上,每天进行2-3次,每次2-3组。对于儿童患者,单腿站立训练可以从较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同时要注意保护,防止摔倒;老年患者在进行单腿站立训练时,可借助墙壁等进行辅助,确保安全,防止因平衡能力差而受伤。
还可以进行步态训练,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开始时可在平坦的地面上缓慢行走,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然后逐渐增加行走的速度和距离。对于有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在步态训练过程中都要注意观察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疼痛情况,如果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同时,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在行走过程中的姿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不良步态;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关节的磨损情况,避免过度行走加重关节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