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会引发疼痛、身高变矮、骨折、呼吸系统症状等表现,这些表现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如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相关表现更突出,长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人群相关症状更易出现,有基础病史人群相关症状可能更复杂顽固。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钙质流失加速,骨量减少更明显,发生疼痛的几率相对更高且疼痛程度可能更严重;儿童若有特殊病史导致的重度骨质疏松,疼痛表现也可能因基础疾病不同而有差异,但相对较少见。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不良姿势等生活方式的人群,骨骼得不到有效刺激,骨密度维持不佳,更易出现疼痛症状,而积极运动锻炼的人群相对疼痛发生风险较低。
病史影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疾病会影响骨骼代谢或关节情况,合并重度骨质疏松时疼痛可能更复杂和顽固。
身高变矮
具体表现: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且椎体前方承受压力较大,骨质疏松时椎体容易被压缩变形,导致身高变矮,严重者可缩短3-6厘米甚至更多。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椎体松质骨的骨量丢失更为显著,身高变矮的情况较常见且进展相对较快;儿童若有先天性骨发育异常等病史导致重度骨质疏松,身高增长可能受到明显影响,比同龄人矮的情况更易出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卧床、姿势不良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椎体承受压力的情况改变,更容易加速椎体压缩,导致身高变矮;而经常进行适度负重运动的人群,对椎体有一定保护作用,身高变矮风险相对较低。
病史影响: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病史,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会破坏骨代谢平衡,导致骨量快速丢失,身高变矮表现更突出。
骨折
具体表现: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腕部等。脊柱骨折可表现为突发的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髋部骨折后患者会出现髋部疼痛、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腕部骨折则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畸形等。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骨骼强度和韧性大幅下降,发生骨折的风险极高,且髋部骨折等严重骨折后恢复相对更困难,并发症更多;儿童重度骨质疏松引发骨折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儿童特殊的骨骼生长发育阶段有关,恢复情况也因个体差异和基础健康状况不同。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中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经常处于易摔倒环境的人群,发生骨折的几率增加;而注重安全防护、避免危险动作的人群,骨折发生风险降低。
病史影响:有曾因其他疾病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病史的患者,本身骨量基础差,发生骨折的风险更高,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骨质疏松进展快,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呼吸系统症状
具体表现: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胸廓畸形,可影响胸廓的活动度和肺部的扩张,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肺功能,导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降低。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胸廓本身弹性就下降,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后胸廓畸形更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相对更突出;儿童重度骨质疏松导致胸廓畸形引发呼吸系统症状极为罕见,但若有先天性胸廓发育相关病史基础上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可能会出现相关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肺部功能,再合并重度骨质疏松时,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适度运动的人群,呼吸系统受骨质疏松的影响相对较小。
病史影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肺部功能本身较差,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后,胸廓畸形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叠加,呼吸系统症状会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