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变相关病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肿瘤、多发性硬化等影响膀胱神经调控)、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脊髓病变包括脊髓损伤和脊髓肿瘤影响膀胱神经传导)以及其他病因(先天性疾病如脊柱裂、脑性瘫痪影响膀胱神经支配,医源性因素如盆腔手术损伤神经、药物副作用影响神经功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
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当病变累及控制膀胱功能的中枢神经区域,像大脑皮质、基底节、脑干等部位时,会影响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例如,大脑中动脉梗死可能损害相关神经环路,使得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失调。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由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风险,相对更易受其影响。
颅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造成颅脑外伤,若损伤了脊髓丘脑束、锥体束等与膀胱功能调控相关的神经结构,会引发神经源性膀胱。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意外事故导致颅脑外伤,成年人则可能因交通事故等原因。
肿瘤:颅内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当肿瘤生长压迫到下丘脑、脑垂体周围与膀胱功能调节有关的神经组织时,会干扰正常的神经信号传递,进而影响膀胱功能。肿瘤好发于各个年龄段,具体与肿瘤的类型和发生部位相关。
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累及脑和脊髓的白质,可影响控制膀胱的神经纤维,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神经炎症和脱髓鞘改变,从而影响膀胱的神经调控。
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其中自主神经受累时,会影响膀胱的自主神经支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病风险增加。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病变相关并发症,因为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慢性损伤累积效应明显。
脊髓病变
脊髓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传导被阻断,使得膀胱失去大脑等高级中枢的有效调控,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脊髓损伤,儿童可能因运动损伤等,成年人则多因意外事故。
脊髓肿瘤:脊髓部位的肿瘤,如脊髓内肿瘤、脊髓外肿瘤等,压迫脊髓神经根或脊髓组织,影响膀胱的神经传导通路,引起膀胱功能异常。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肿瘤性质和位置决定具体影响。
其他病因
先天性疾病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由于胚胎时期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脊柱椎弓发育缺陷。脊柱裂可伴有脊髓和神经组织的异常,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由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异常因素导致,与遗传因素和孕期环境因素等有关,如孕期叶酸缺乏等可能增加脊柱裂的发生风险。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常伴有膀胱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膀胱的范畴。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由于脑部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或发育异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膀胱的调控失常,表现为排尿障碍等症状。
医源性因素
盆腔手术:如前列腺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盆腔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不同年龄段因疾病需要接受盆腔手术的人群均可发生,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疾病接受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其他年龄段因相应疾病也可能面临手术损伤神经的风险。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导致膀胱功能异常,例如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不同年龄段使用这些药物时均需关注其可能的神经源性膀胱相关副作用,儿童使用相关药物时更需谨慎评估风险,因为儿童的神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对神经的影响可能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