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老是呕吐的原因包括炎症刺激致胃肠功能紊乱及咳嗽致腹压升高,应对措施有体位护理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治肺炎及调整饮食,不同年龄小儿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新生儿需谨慎处理、婴儿要观察囟门等、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要关注精神等。
一、原因分析
1.炎症刺激
小儿肺炎时,肺部存在炎症,炎症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同时可能引起胃肠道的应激反应。肺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人体后,其毒素等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神经传导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出现呕吐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容易引发胃肠道的不适反应,包括呕吐。
肺炎导致患儿呼吸不畅,机体为了代偿呼吸功能,可能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等,进而影响胃肠的正常消化和蠕动功能,引起呕吐。
2.咳嗽因素
小儿肺炎常伴有咳嗽症状,剧烈咳嗽时会使腹压升高,从而引起呕吐。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防御机制,但剧烈频繁的咳嗽会对胃肠道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呕吐发生。比如,当小儿肺炎咳嗽较为严重时,腹压的急剧变化可冲击胃部,引发呕吐反射。
二、应对措施
1.体位护理
当小儿肺炎呕吐时,应立即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婴幼儿,可将其抱起,上身适当抬高,保持侧卧姿势;较大儿童可采取坐姿,头稍向前倾。这是因为小儿的气道相对较窄,呕吐物容易堵塞气道,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及时调整体位至关重要。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患儿口鼻腔。如果呕吐物较多,应及时就医处理,必要时进行吸痰等操作,以确保患儿呼吸顺畅,避免因呼吸道堵塞影响肺炎的治疗和恢复。
3.针对肺炎的治疗
积极治疗肺炎是解决呕吐问题的根本。根据肺炎的病原体类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则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只有控制了肺部的炎症,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炎症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咳嗽等症状,从而缓解呕吐情况。
4.饮食调整
肺炎呕吐期间,饮食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可以给患儿喂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防止患儿因呕吐出现脱水情况,可以给患儿喂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对于婴儿,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保证母乳的质量。
三、不同年龄小儿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新生儿期
新生儿肺炎出现呕吐时更需谨慎处理。新生儿的吞咽和咳嗽反射相对较弱,呕吐物误吸的风险更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如果新生儿肺炎呕吐,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和处理,可能会通过静脉补液等方式维持新生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积极治疗肺炎。
2.婴儿期
婴儿肺炎呕吐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婴儿的囟门情况。因为婴儿囟门未闭,颅内压变化可能通过囟门有所体现。如果婴儿呕吐频繁且伴有囟门饱满等情况,要警惕是否合并有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同时,在喂养方面,要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呕吐加重。
3.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此阶段的小儿肺炎呕吐时,要关注其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如果患儿精神尚可,能够少量进食进水,可以先按照上述饮食调整等方法进行处理。但如果患儿精神萎靡、呕吐剧烈且无法进食进水,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营养和水分等。同时,要注意患儿的保暖,避免因肺炎和呕吐导致患儿受凉,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