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的检查方法及表现
-体格检查:观察肩部形态,肩关节脱位时患肩可呈方肩畸形;触诊可发现肩关节盂空虚感及喙突下等部位触及脱出肱骨头;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明显限制,儿童患者需仔细对比及耐心引导,老年患者触诊要适中防额外损伤。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中正位片可显示肱骨头与肩关节盂相对位置,腋位片利于显示前、后脱位情况,儿童患者X线检查需控辐射并细察细节;CT检查对复杂脱位伴骨折等情况可提供三维结构信息,儿童患者慎选且操作要安全;MRI检查评估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不配合儿童患者可能需麻醉下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中正位片可显示肱骨头与肩关节盂相对位置,腋位片利于显示前、后脱位情况,儿童患者X线检查需控辐射并细察细节;CT检查对复杂脱位伴骨折等情况可提供三维结构信息,儿童患者慎选且操作要安全;MRI检查评估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不配合儿童患者可能需麻醉下检查。
1.观察肩部形态:正常肩关节呈圆钝形,肩关节脱位时,患肩可能出现方肩畸形,肩峰明显突出,肩部失去正常圆润外观。这是因为肱骨头脱出肩关节盂,导致肩部结构改变。例如,前脱位时常见方肩畸形表现较为典型。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进行肩部形态观察时需更加仔细,与正常儿童肩部形态进行准确对比,因为儿童肩部结构与成人有差异,脱位后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方肩畸形仍可能出现。
2.触诊:触诊肩部时,可发现肩关节盂处空虚感,在喙突下、锁骨下或腋下等部位可能触及脱出的肱骨头。比如前脱位时,常可在喙突下摸到肱骨头。触诊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患者疼痛。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触诊时力度要适中,防止造成骨折等额外损伤。
3.活动受限:肩关节脱位后,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无法正常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动作。这是因为肱骨头位置异常,影响了肩关节正常的运动轨迹。在检查活动受限情况时,要全面检查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耐心引导其进行动作尝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正位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显示肱骨头与肩关节盂的相对位置关系。正常情况下,肱骨头位于肩关节盂内,肩关节脱位时,正位片上可见肱骨头脱出肩关节盂,脱离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前脱位时,肱骨头常位于肩关节盂的前方。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发育特点,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同时要仔细观察骨骼的细节,因为儿童骨骼的骨骺等结构可能影响对脱位情况的判断。
腋位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情况,尤其对于前下方脱位等情况的诊断价值较高。通过腋位片可以明确肱骨头脱出肩关节盂的具体方向和位置。在拍摄腋位片时,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摆放正确,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肩部肌肉萎缩等情况,在摆位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协助。
2.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肩关节脱位,尤其是合并有骨折等情况时,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三维结构信息。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肱骨头与肩关节盂的细微结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的骨折等情况。例如,对于一些脱位同时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CT检查可以准确判断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移位情况。儿童患者进行CT检查时,同样要考虑辐射问题,在必要时才进行该项检查,并且要确保检查过程中的固定等操作安全,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MRI检查:MRI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肩关节囊、肩袖等软组织是否损伤。对于肩关节脱位后怀疑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MRI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在检查过程中,要确保患者能够配合,对于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