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机制包括调整脊柱关节位置、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不同人群推拿有不同情况及注意事项,如成年人要依年龄等调整手法,老年人、女性、特殊病史人群推拿需更谨慎;推拿对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效果较好,但对重症等效果有限且有局限性,不规范推拿可加重病情,且该病易复发需注意腰部保养。
一、推拿缓解疼痛的机制
推拿通过多种方式发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作用。一方面,推拿可以调整脊柱关节的位置,比如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使脊柱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从而减轻对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刺激,进而缓解疼痛。有研究表明,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操作,能够改变腰椎关节周围的力学环境,使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分布趋于合理,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根源上缓解疼痛相关的病理状态。另一方面,推拿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介质的代谢和吸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部往往存在炎症反应,推拿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让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病变部位,同时将堆积的炎性物质运走,降低炎症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二、不同人群推拿缓解疼痛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成年人:对于成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适的推拿治疗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身体状况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中青年成年人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推拿时可采用相对力度稍大但适宜的手法;而年龄稍大的成年人,在推拿时手法力度要适中,避免因力度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的成年患者进行推拿时,要告知推拿医师自身病情,因为某些推拿手法可能会对血压、心脏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医师调整手法操作。
老年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时更要谨慎。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情况,推拿手法不当可能会加重骨质磨损或导致骨折等风险。在推拿前,需要对老年人的骨质状况等进行评估。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重点选择舒缓、柔和的手法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在推拿过程中的反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操作。
女性: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推拿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时需要注意。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相对较为敏感,一些推拿手法可能会对盆腔等部位产生一定刺激,所以在月经期间进行推拿要告知推拿医师,由医师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推拿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法。一般可以选择相对轻柔、针对腰部肌肉放松的推拿手法,避免对腹部等相关区域进行强烈刺激。
有腰椎手术史等特殊病史人群:有腰椎手术史的患者进行推拿缓解疼痛时,要详细告知医师手术情况。因为手术后腰椎局部的解剖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推拿手法不当可能会影响手术部位的恢复甚至造成新的损伤。医师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如手术方式、术后时间等,制定个性化的推拿方案,手法要格外轻柔谨慎,主要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循环来缓解疼痛为主,避免对手术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三、推拿缓解疼痛的效果及局限性
效果方面: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推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一些对照研究中,接受规范推拿治疗的患者,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疼痛评估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度也有所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一些轻度至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推拿治疗就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疼痛缓解效果。
局限性方面:推拿并非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能达到完全消除疼痛的效果。对于病情较重、椎间盘突出严重且伴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放射性疼痛剧烈、肌力明显下降等)的患者,单纯推拿可能效果有限,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而且,推拿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具备丰富经验的推拿医师进行操作,不规范的推拿可能不仅无法缓解疼痛,还可能加重病情。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复发,即使通过推拿缓解了当前的疼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腰部的保养,如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仍有可能再次出现疼痛复发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