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有一般症状和特殊表现,一般症状包括疼痛与压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特殊表现有关节畸形(如肩关节方肩、肘关节肘后三角关系改变、髋关节特定畸形)、弹性固定、部分脱位严重时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表现(如肩关节脱位合并腋神经损伤、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动脉损伤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有基础病史者表现可能更复杂。
一、一般症状
1.疼痛与压痛
关节脱位后,关节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受到刺激,会引起明显疼痛,在移动或按压脱位关节时疼痛加剧。例如肩关节脱位时,患者肩部会有剧烈疼痛,且按压肩部有明显压痛。这种疼痛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对于有既往关节病史的患者,脱位时疼痛可能更剧烈,恢复时间可能更长。
2.肿胀
关节脱位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肿胀。一般在脱位后较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肿胀程度因脱位的关节和损伤程度而异。如肘关节脱位时,肘部会迅速肿胀,皮肤可能出现淤青等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肿胀可能相对更迅速,因为儿童组织修复和反应相对较快,但也更需要密切观察,防止因肿胀导致更严重的神经血管压迫等问题;而成年人肿胀程度可能因个体身体状况不同有所差异,有基础疾病如血管性疾病的成年人肿胀可能更明显且消退较慢。
3.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正常的活动功能丧失是关节脱位的重要表现。例如髋关节脱位时,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因为髋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严重受限。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由于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脱位后功能障碍可能相对容易被发现,而成年人可能因之前的活动习惯等因素,在脱位初期可能仍有部分代偿性活动,但很快就会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有过关节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关节脱位后功能障碍可能更严重,恢复功能所需的时间和康复措施也会不同。
二、特殊表现
1.关节畸形
肩关节脱位:方肩畸形是肩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由于肱骨头脱出,肩部失去正常的圆形轮廓,呈现方肩样外观。这种畸形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可出现,但儿童的骨骼和软组织特点可能导致畸形表现与成年人略有不同,儿童的方肩畸形可能相对较不典型,但仍可通过观察肩部轮廓变化发现异常。
肘关节脱位:可出现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正常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构成等腰三角形,脱位时此三角关系破坏。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的肘关节结构相对较软,脱位时三角关系改变可能不如成年人明显,但通过仔细检查仍可发现异常。有肘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患者,再次脱位时三角关系改变可能更易判断,但也可能因之前的损伤导致结构异常而影响判断。
髋关节脱位:posteriordislocation(后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anteriordislocation(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对于儿童髋关节脱位,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单侧下肢活动减少,双侧脱位时可出现“鸭步”等异常步态,这与儿童的骨骼发育和肌肉力量特点有关,因为儿童的髋关节周围肌肉相对较弱,脱位后的畸形表现可能与成年人不同,需要专业的儿科检查来准确判断。
2.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周围的肌肉痉挛将脱位的关节维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可感觉到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到原来的特殊位置。例如肩关节前脱位时,上肢处于轻度外展固定位,有弹性固定感。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弹性固定可能因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而表现与成年人不同,但本质是由于肌肉痉挛导致的关节位置被固定。有神经系统疾病等影响肌肉力量的患者,弹性固定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神经血管损伤表现(部分脱位严重时出现)
神经损伤:例如肩关节脱位可能合并腋神经损伤,表现为肩部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神经相对更娇嫩,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时可能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更精细的神经功能监测。有糖尿病等周围神经病变基础疾病的患者,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时症状可能更复杂,恢复情况也更难预测。
血管损伤:如髋关节后脱位可能合并股动脉损伤,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下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脉搏减弱或消失等表现。对于儿童,下肢血管相对较细,血管损伤后的表现可能更隐匿,需要密切观察下肢的血运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有血管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管损伤的风险更高,脱位时更要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