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休息制动(依年龄、基础病等调整)、物理治疗(48小时内冷敷,后热敷,还有超声波、红外线理疗等)、康复训练(中期屈伸、股四头肌锻炼等,依不同人群调整);手术有半月板缝合术(适年轻、损伤新鲜血运好者,如儿童边缘损伤等,手术用关节镜缝合)和半月板成形术(适损伤严重难缝合者,如半月板大损伤、老年人等,关节镜切除损伤部分),需综合患者多因素选治疗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制动
对于轻度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跳跃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多的膝关节活动可能会影响半月板的恢复,且儿童的半月板相对较嫩,容易受伤后恢复较慢。成年人若半月板损伤较轻,也需要适当休息,让膝关节得到放松,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一般需要休息1-2周,必要时可使用膝关节支具进行制动,限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所以更要严格休息制动,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半月板损伤部位的修复。
2.物理治疗
冷敷:在半月板损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膝关节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因为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肿胀和炎症反应。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冰袋温度,避免冻伤。成年人也需注意避免冷敷时间过长导致局部冻伤。对于有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如老年人伴有动脉硬化,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加重血液循环不良。
热敷:在损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膝关节,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半月板损伤部位的修复。老年人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烫伤,因为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
理疗:可采用超声波理疗、红外线理疗等。超声波理疗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红外线理疗可以深入组织内部,起到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采用理疗,但儿童要注意理疗仪器的能量设置,避免过高能量对儿童组织造成损伤。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理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理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康复训练
膝关节屈伸训练:在半月板损伤恢复的中期,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开始时幅度不宜过大,逐渐增加。儿童进行训练时要在家长和医生的监护下进行,避免过度屈伸导致再次损伤。成年人可从每次屈伸10-15度开始,逐渐增加到30-40度,每天进行3-4组,每组10-15次。对于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对膝关节压力大,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节奏和幅度,避免加重半月板损伤。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等并发症。
股四头肌锻炼:通过收缩股四头肌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坐姿腿伸直抬高的方法,每次抬高10-15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儿童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影响生长发育。妊娠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重,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时要选择舒适的姿势,避免劳累。
二、手术治疗
1.半月板缝合术
适用情况: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半月板损伤较新鲜、损伤部位血运较好的情况,如儿童半月板损伤边缘部位的损伤,因为儿童半月板的血运相对较好,有较大的愈合可能。成年人半月板红区(有血液供应区域)的损伤也可考虑半月板缝合术。但对于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由于骨质脆弱,缝合时可能难以固定,一般不优先考虑半月板缝合术。
手术过程:通过关节镜进入膝关节,找到损伤的半月板,然后用特殊的缝线进行缝合。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需要患者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2.半月板成形术
适用情况:对于半月板损伤严重、无法缝合的情况,如半月板损伤范围较大,累及红-白区(血液供应较差区域)或白区(无血液供应区域)的成年人。老年人半月板损伤严重时也常采用半月板成形术,因为老年人的半月板血运本身较差,缝合后愈合几率低。
手术过程:通过关节镜切除损伤的半月板部分,保留相对完整的部分半月板,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但恢复程度可能不如半月板缝合术的患者。
总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