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如何调理

来源:民福康

小儿厌食可从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心理因素关注、疾病因素排查与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改善。饮食上要合理安排进餐时间频率、调整食物种类烹饪方式;生活中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运动量;进餐时营造轻松氛围、避免过度喂养强迫进食;长期厌食排查疾病因素并针对处理;婴儿期和有基础疾病小儿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理

1.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和频率:小儿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遵循定时定量进餐的原则,一般每日可安排3-4餐主食,再加上2-3次加餐。例如,早餐可在7-8点,午餐在11-12点,晚餐在18-19点,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睡前1-2小时可适当加餐。这样能让胃肠道形成规律的蠕动和消化节奏,有助于提高食欲。因为规律的进餐时间可以使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呈现出相应的节律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对食欲产生不良影响。

2.调整食物种类与烹饪方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食物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例如,蛋白质可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获取;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则通过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避免油炸、油煎等,减少油脂摄入,同时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比如清蒸鲈鱼、水煮西兰花、鸡蛋羹等都是适合小儿的健康烹饪方式。因为小儿的味觉相对敏感,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反感,而蒸煮炖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有助于吸引小儿进食。

二、生活习惯调整

1.保证充足睡眠: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充足的睡眠对食欲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婴幼儿每天需要睡眠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等,帮助小儿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食欲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充足的睡眠能使小儿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促进胃肠道等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从而有利于提高食欲。

2.适当增加运动量:鼓励小儿多进行户外活动和适当的运动。每天可保证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散步、跑步、踢球等。运动能促进小儿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进而增加食欲。运动还可以消耗一定的能量,使小儿产生饥饿感,从而更愿意进食。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疲劳,因为过度疲劳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小儿食欲下降。

三、心理因素关注

1.营造轻松进餐氛围:进餐时应避免批评、责骂小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家长可以在进餐时与小儿进行愉快的交流,分享有趣的事情,但不要强迫小儿进食。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小儿的食欲,而轻松的氛围有助于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例如,可以在进餐时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学校里的趣事等,让小儿在愉悦的心情下进食。

2.避免过度喂养或强迫进食:家长不要过度喂养小儿,也不要强迫小儿进食。过度喂养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积食、腹胀等情况,进而影响食欲;强迫进食会让小儿对进食产生抵触情绪。要根据小儿的实际食量和饥饿感来安排进食量,让小儿自主决定吃多少。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表现来判断其饥饿程度和饱腹感,如小儿主动停止进食、对食物失去兴趣等,就说明可以停止进餐了。

四、疾病因素排查与处理

1.排查常见疾病影响:如果小儿长期厌食,需要排查是否存在一些疾病因素,如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缺乏)、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内分泌疾病等。例如,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与味觉素的合成有关,锌缺乏时会导致味觉减退,引起厌食。如果怀疑有疾病因素,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消化道超声等,以明确病因。

2.针对病因处理:如果是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如果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消化不良可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但在处理疾病因素时,要遵循科学的医疗原则,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密切关注小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小儿:婴儿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在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引入新的食物,观察小儿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同时,要注意喂养姿势的正确,避免呛奶等情况发生。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更加脆弱,任何不当的喂养方式或食物引入都可能对其食欲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存在基础疾病的小儿:对于本身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的小儿,在调理厌食症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其基础疾病对营养状况和食欲的影响。要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更加精心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证营养的摄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疾病康复的需求。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会影响消化功能,此时需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控制进食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密切监测小儿的病情变化和营养状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调理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厌食症
厌食症是指患者自己有意识的严格控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一种进食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脾虚的症状表现
江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脾虚的症状表现一般包括食欲减退、胃肠不适、水湿代谢紊乱等。 1、食欲减退 脾虚患者通常食欲减退,不愿意进食,甚至出现厌食症。长时间如此,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贫血等问题。 2、胃肠不适 脾虚患者常感到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便秘、便溏等症状。 3、水湿
什么是厌食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厌食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心理因素,如过度追求完美、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因素,包括对苗条身材的过度推崇和社会压力;生物学因素,如遗传易感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对进食产生异常的态度和行为。患者由于长期限制进食或过度节食,会出现
厌食怎么办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可以尝试调整心理状、改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运动量等进行缓解。 1.调整心理状态 很多厌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食欲。 2.改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规律作息,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食
厌食症是什么引起的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症主要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1.心理因素 例如,过度追求完美、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对自身身体形象和体重的过度关注和扭曲认知,从而通过限制饮食来试图达到理想的体型和体重。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情感问题、压力、创伤等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控制饮食上,以此作为
厌食症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厌食症的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理因素、饮食习惯与结构、气候与环境因素,常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物理治疗、家庭与社会支持。 一.原因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厌食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可能因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自我认知偏差等因素,对食物产生抵触情绪,导致食欲下降
小儿厌食症状表现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小儿厌食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等。 1.食欲不振 孩子常常没有主动进食的欲望,面对食物时提不起兴趣,即使是平时喜欢的食物也可能表现得兴致缺缺。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如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等。 2.对食物缺乏兴趣 会对各种食物都缺乏热情,不愿意
什么是厌食症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厌食症,全称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复杂的进食障碍类精神疾病。它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形持有超价观念,从而导致进食量急剧减少、体重明显下降,进而可能严重威胁到患者的情绪和基础生命体征。 厌食症的症状多样且严重,包括但不限于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至拒绝进食,以及由此引发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便
小儿厌食症是什么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营养摄入,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病程较长,一般持续2个月以上,且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8%以上。疾病期间的儿童可能会对食物失去兴趣,不愿意进食或拒绝进食。还可能伴有呕吐、
小儿厌食、肚胀可以做推拿治疗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厌食、肚胀是否可以做推拿治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如果小儿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肚胀,一般可以做推拿治疗,通过推三关、揉四横纹,以及点按天枢穴、期门穴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不适症状。如果小儿是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等疾病造成的,通常不可以做推拿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等
小儿厌食、肚胀可以做推拿治疗吗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厌食、肚胀是否可以做推拿治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如果小儿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肚胀,一般可以做推拿治疗,通过推三关、揉四横纹,以及点按天枢穴、期门穴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不适症状。如果小儿是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等疾病造成的,通常不可以做推拿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等
什么是小儿厌食症
尹丹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医来讲,小儿厌食症是比较长时间的吃饭困难、吃饭量少、没有食欲,这样的孩子才能诊断是厌食症。通常比较长的时间是要持续三个月以上。临床上短时间不爱吃饭的孩子,还不属于中医厌食症的范围,也有的孩子可能得了感冒、肺炎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不爱吃饭,这个时间比较短暂,可能是一星期、两星期这样,也同样不能诊断为厌食症,必须是比较长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不爱吃饭
中医可以治疗小儿厌食症
尹丹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对于小儿厌食症,中医有很好的方法治疗,而且疗效确切,很有优势。小儿厌食症通常由很多原因引起来,比如吃得不合适、吃得多、吃得油腻引起的饮食。还有像小儿厌食症是由于长时间的疾病导致脾气虚或者天生禀赋不足、脾气虚导致的厌食症,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由于情绪的变化导致的厌食症,比如上了幼儿园不适应环境,也会出现厌食,所以在不同的原因引起
小儿厌食症的危害有哪些
尹丹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孩子得了厌食症,要尽快来医院治疗,因为厌食症对孩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通常厌食症对孩子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吃得少,个子长得矮,体重不增长,厌食症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当孩子生长发育不好的时候,其它的问题可能就接踵而至了。第二个方面就是孩子长期的厌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吃得少了以后气血生化乏源
轻度厌食症如何治疗
王东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轻度厌食症,患者应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辅助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的情绪;可通过肠外静脉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从而增加体重。此外,患者可应用止吐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对于厌食症患者,可尝试缓慢进食,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分散注意力,适当放松,避免压力过大。
怎么治疗厌食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对于厌食症的治疗,需通过心理咨询治疗方式改善,如认知行为治疗、动力学分析等,通过对事物的本来看法,可采用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判断,能够更好地接纳事物。同时,需要给予相关支持治疗,如体型过于消瘦可适当补充营养,补充维生素等。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意科学饮食、合理的膳食,给予适合患者的食物,如厌食症患者可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此时需吃温热、柔软
厌食症有什么表现症状?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厌食症的症状为患者拒绝进食或者过分节食,甚至摄入食物后通过过度运动、倒吐、导泻、服用食物抑制药物等方式抑制进食的欲望,从而导致体重减轻、体型消瘦。另外,部分患者表现在过度关心体重,而部分患者表现在饮食习惯改变,经常抱怨体重较重或者过度运动、过度锻炼增加运动量,从而减轻体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