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患肢情况;体位护理,注意休息体位和体位更换;肿胀护理,运用冷敷热敷、药物消肿等方法;疼痛护理,采用非药物和药物止痛;固定护理,观察外固定装置并指导固定后活动;康复护理,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不同锻炼;健康指导,涵盖饮食和功能锻炼及定期复查指导。
一、病情观察
一般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尤为重要,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因骨折应激而加重,需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儿童患者则要关注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因为儿童对疼痛和不适的表达可能不如成人准确。
患肢情况: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功能。肿胀程度可通过测量患肢不同部位的周径来对比,皮肤颜色苍白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发绀则可能是缺氧表现,温度异常(过冷或过热)也与血液循环相关。感觉异常可能提示神经损伤,运动功能障碍需明确是骨折端压迫还是神经损伤导致。
二、体位护理
休息体位:骨折后初期建议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一般可在患肢下垫软枕,使前臂处于中立位或稍旋前位,避免过度旋后或旋前,防止骨折端移位。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体位舒适,避免因不配合而导致患肢位置不当影响恢复。
体位更换: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尤其是长期卧床者,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对于骨折复位后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要注意保持患肢的稳定,避免晃动导致骨折端移位。
三、肿胀护理
冷敷与热敷:在骨折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肢,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48小时后根据情况可改为热敷,如使用热毛巾、红外线灯等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肿胀消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皮肤感觉异常者,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防止烫伤。
药物消肿: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消肿作用的药物辅助治疗,但需谨慎选择,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指屈伸等活动,促进肿胀消退,但活动要适度,避免加重肿胀。
四、疼痛护理
非药物止痛: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因为紧张可能会加重疼痛感觉。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让患者听音乐、讲故事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陪伴,营造舒适的环境帮助减轻疼痛。
药物止痛:若疼痛较剧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和禁忌证。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胃肠道功能不佳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谨慎使用,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强效止痛药物。
五、固定护理
外固定装置观察:对于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的患者,要观察外固定的松紧度。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过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定期检查外固定装置周围皮肤情况,有无受压、破损等。儿童患者的皮肤娇嫩,更要密切观察外固定装置对皮肤的影响,及时调整。
固定后活动指导:在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例如,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肘部等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避免影响骨折部位的活动。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进行简单的功能锻炼,并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
六、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骨折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为主,如指导患者进行手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次。通过等长收缩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儿童患者的肌肉力量较弱,锻炼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
中期康复:骨折2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避免暴力活动。例如,让患者缓慢地做腕关节向上、向下弯曲,以及向左、向右旋转的动作,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成年患者,可根据恢复情况适当增加活动强度,而儿童患者则要根据其生长发育和骨折恢复情况调整康复锻炼的进度。
后期康复: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加强患肢的力量和协调性锻炼。可以进行抓握物体、拧毛巾等活动,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能力。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过度负重导致骨折再移位。成年患者可通过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和难度来进行康复,儿童患者则要考虑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避免进行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高强度锻炼。
七、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对于骨折恢复的重要性。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钙是骨骼恢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维生素促进骨骼代谢。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儿童患者则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功能锻炼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强调功能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同时,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通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儿童患者的家长要积极配合,监督和协助儿童进行康复锻炼,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