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后先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制动固定与冷敷,然后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影像学等明确情况,再根据骨折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康复训练)或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和方式),康复期间要注意饮食、生活起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关节僵硬,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手腕功能恢复。
一、手腕骨折的初步处理
1.制动与固定
当发生手腕骨折后,首先要避免受伤手腕的进一步活动,可使用木板、树枝等简单物品进行临时固定,固定范围应包括手腕上下两个关节,以限制骨折部位的移位,减轻疼痛。例如,对于儿童手腕骨折,临时固定时要注意固定材料的柔软度,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同时固定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对于成年人,固定时要确保骨折端稳定,固定后应尽快就医。
2.冷敷
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手腕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但需要注意,对于老年人或有血液循环障碍的人群,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加重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儿童皮肤较嫩,冷敷时要控制好冰袋与皮肤的距离和时间,防止冻伤。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到达医院后,首先会进行X线检查,这是诊断手腕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裂纹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可能还需要进行CT检查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特别是当怀疑有合并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损伤、肌腱损伤等)时。例如,对于儿童手腕骨折,X线检查能清晰显示骨折情况,但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可选择合适的拍摄参数。
2.医生评估
医生会根据X线等检查结果对骨折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手腕的关节面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手腕骨折如果骨折端移位不明显,可能采用保守治疗;而老年人手腕骨折,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因为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较差,且长时间固定可能引起并发症。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
如果骨折端移位不明显或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会采用外固定的方法。常用的外固定材料有石膏绷带、支具等。对于儿童手腕骨折,由于儿童骨骼的可塑性较强,手法复位相对容易,复位后可选用合适的支具进行固定,支具固定相对石膏绷带更轻便,且能更好地观察手部的血液循环情况。石膏绷带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定期复查,观察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
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1-2周复查一次X线,以了解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和固定是否牢固。
康复训练
在骨折固定的同时,就需要开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早期主要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固定期间可以让患者进行握拳、伸指等动作,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力度。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在医生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因为儿童可能不太配合,但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避免引起疼痛和再次损伤。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手腕关节的活动训练,如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调整训练强度。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当手腕骨折出现明显的移位,如骨折端重叠、成角、旋转畸形严重,或骨折累及手腕关节面,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粉碎性手腕骨折,骨折块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就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等。手术中会将骨折端准确复位,然后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但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和强度可能根据手术情况有所调整。对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要更加谨慎,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物松动或骨折再移位。
四、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
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有助于骨折的修复,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有利于骨骼的代谢。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保证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摄入,防止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同时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2.生活起居
康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受伤手腕过早负重。睡觉时可以将手腕适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照顾好儿童的日常生活,避免儿童玩耍时再次损伤受伤的手腕。老年人要注意家居环境的安全,防止因行动不便而摔倒,再次导致手腕或其他部位骨折。
3.并发症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时间固定和不活动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康复期间要鼓励多活动未固定的肢体,进行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肥胖者、有血栓病史者等),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儿童患者由于活动相对较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视,要适当进行合理的活动。
关节僵硬
由于长时间固定,手腕关节容易发生僵硬。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康复训练要按照医生制定的计划进行,坚持定时、定量训练。如果出现关节僵硬的早期症状,如关节活动时疼痛、活动范围逐渐减小等,要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总之,手腕骨折后要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尽快就医明确诊断,然后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康复期间注意各方面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手腕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