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小关节紊乱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脊柱小关节紊乱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康复锻炼。保守治疗有手法复位(适大部分无严重基础病者,儿童谨慎、老年人评估后轻柔操作,有特定病史者不适合)、物理治疗(热敷适多数缓解疼痛肌肉紧张,针灸各年龄段可选需注意相关病史,牵引有适应证禁忌证且需注意各年龄段及病史);康复锻炼包括脊柱活动度锻炼(颈部和腰部活动度锻炼各有具体方法及需注意各年龄段和病史)和核心肌群锻炼(腹部和背部核心肌群锻炼各有具体方法及需注意各年龄段和病史)。

一、保守治疗

(一)手法复位

1.适用情况:适用于大部分无严重基础疾病的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尤其是急性发病且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法操作的人群。

2.原理:通过特定的手法,利用力学原理调整脊柱小关节的位置,使其恢复正常解剖关系,从而缓解疼痛等症状。例如,对于颈椎小关节紊乱,可采用颈椎旋转扳法等;对于腰椎小关节紊乱,有腰椎斜扳法等。

3.年龄因素:儿童进行手法复位需非常谨慎,因为儿童脊柱骨骼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优先考虑其他相对温和的保守方法;老年人进行手法复位时,要评估其骨质疏松等情况,操作需轻柔,避免暴力。

4.生活方式: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人群,在手法复位后仍需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病史因素:有脊柱外伤史、脊柱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患者一般不适合手法复位。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适用情况:可用于缓解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的疼痛和肌肉紧张,多数患者均可尝试,尤其适合慢性期或轻度疼痛的患者。

原理:通过热传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炎症反应。一般可采用温毛巾、热敷袋等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年龄因素:儿童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更要注意温度和热敷时间。

生活方式:对于因寒冷刺激诱发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人群,热敷可作为一种辅助缓解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暖。

病史因素:有皮肤破损、感觉障碍等情况的患者热敷需谨慎。

2.针灸

适用情况:对脊柱小关节紊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各年龄段患者(儿童需谨慎选择)均可考虑,尤其适合伴有疼痛且愿意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

原理:通过针刺相应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通经止痛、调整脊柱关节功能的目的。例如,可选取腰部的肾俞、大肠俞等穴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颈部的风池、天柱等穴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

年龄因素:儿童针灸时要选择较细的针,且进针要非常轻柔,避免患儿恐惧和不配合;老年人皮肤松弛,进针时要注意手法。

生活方式: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脊柱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针灸治疗的同时需指导其改善生活方式。

病史因素: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需慎用针灸。

3.牵引治疗

适用情况:适用于部分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如颈椎小关节紊乱伴有神经根受压表现的患者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原理:通过牵引力拉开脊柱间隙,减轻关节压力,调整小关节位置。颈椎牵引一般采用坐位或卧位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通常从3-5kg开始,逐渐增加;腰椎牵引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等方式。

年龄因素:儿童一般不采用牵引治疗;老年人牵引时要密切观察反应,牵引重量和时间要适当调整。

生活方式:牵引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加重病情。

病史因素:有脊柱结核、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患者禁忌牵引治疗。

二、康复锻炼

(一)脊柱活动度锻炼

1.颈部活动度锻炼

适用情况:适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各年龄段均可进行,但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具体方法:

前屈后伸:缓慢低头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抬头后仰,重复10-15次。

左右侧屈:头向左侧弯曲,左耳尽量贴近左肩,然后右侧弯曲,重复10-15次。

左右旋转:头向左旋转,目视左后方,然后向右旋转,目视右后方,重复10-15次。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颈部活动度锻炼时要注意动作幅度,避免过度用力;老年人动作要缓慢轻柔。

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可在工作间隙进行颈部活动度锻炼,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小关节紊乱风险。

病史因素:有颈椎严重病变的患者锻炼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病情。

2.腰部活动度锻炼

适用情况:适用于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各年龄段均可,儿童需注意安全。

具体方法:

拱桥运动: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

飞燕式: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

年龄因素:老年人进行腰部锻炼时要避免过度弯腰等动作,可选择相对温和的方式;儿童锻炼时要防止摔倒等意外。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的人群可通过腰部活动度锻炼预防脊柱小关节紊乱。

病史因素:有腰椎骨折、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史的患者锻炼需谨慎。

(二)核心肌群锻炼

1.腹部核心肌群锻炼

适用情况:对维持脊柱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可从简单的仰卧屈膝抱腹等动作开始。

具体方法:

平板支撑: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坚持30-60秒,重复3-5次。

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头,腹部用力将上半身抬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但老年人和有腰部疾病的患者要避免过度仰卧起坐,可选择半程仰卧起坐等方式。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腹部核心肌群锻炼时强度要小;老年人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耐力调整。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运动的人群可通过锻炼腹部核心肌群来预防脊柱小关节紊乱。

病史因素:有腹部手术史、严重腰椎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背部核心肌群锻炼

适用情况:有助于增强脊柱稳定性,各年龄段适用。

具体方法:

俯卧挺身:俯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然后将上半身抬起,离开床面,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

超人式:俯卧位,双臂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

年龄因素:儿童锻炼时要注意动作幅度和安全;老年人锻炼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受伤。

生活方式: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脊柱问题的人群可通过锻炼背部核心肌群改善脊柱状况。

病史因素:有背部严重疾病的患者锻炼需谨慎。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指腰椎的连续性出现中断,完整性受到破坏,出现通常与外伤、骨质疏松、骨肿瘤等有关,多见于高空作业者、骨质疏松症患者等人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腰椎小关节紊乱有什么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有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不同,病情轻的可能腰肌酸痛,严重的疼痛剧烈。患者的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旋转腰部疼痛加重,严重的无法动弹,患者往往屈身侧卧。腰椎小关节紊乱还可以引起反射性的痉挛,局部肌肉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建议卧床休息,紧急制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疼痛,如果没有其他腰椎疾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患者会有胸背部的疼痛,在疼痛的同时还会有僵硬、受压感,深呼吸或做上肢、躯干的大范围活动时,疼痛会明显的加剧;疼痛大多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经常在工作劳累后或睡觉前;二、患者会有明显乏力的感觉,在长时间的坐立或步行等活动后,后背会有明显的乏力、疲劳感,想要
腰椎小关节紊乱多久能好?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就是会造成腰腿疼痛等问题,至于康复的治疗一般是需要半个月左右,如果伴有有椎管狭窄或者是骨质增生的问题的话,可能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年龄大的病人治疗时间比较长。中青年的话,一般是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喜欢坐沙发等原因造成关节紊乱,主要是做针灸按摩推拿治疗。
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的患者一般会伴有突发的腰部剧烈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的症状,并且无法明确腰疼的具体位置,也会出现颈部不适,往往表现为闷胀感;部分患者会伴有腰椎无法伸直的症状,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因此小关节紊乱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小关节紊乱的患者可以遵循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腰部剧烈腰痛的症状,而且还会出现突然腰椎不能活动以及肌肉僵硬等症状,患者可能需要屈身侧卧才能改善不适症状。其次严重的患者腰也不能挺直,不敢用手触碰腰部。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的骨科进行详细检查,如果确诊是腰椎小关节紊乱,可以进行手法治疗,例如对角反背,医生需要将患者背起。
腰椎小关节紊乱怎么复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复位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尽量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有利于放松腰部肌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紊乱的腰椎关节复位,减轻病情。 2.药物治疗 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疼痛症状时,需要遵医嘱服用酮洛芬片、吲哚美辛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康复锻炼方法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康复锻炼方法有昂胸、五点支撑法、燕子飞等。 1、昂胸 患者采取俯卧位,用双手支撑身体,抬头向后仰的同时将两臂支撑伸直,能够锻炼腰背部肌肉,有利于促进腰椎小关节紊乱恢复。 2、五点支撑法 患者在床上选取仰卧位,头顶床、双手返撑床上、双足蹬床,之后用力将腰部和臀部抬高,也有利于锻炼腰背肌
腰椎小关节紊乱怎么治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物理治疗 针灸、按摩、高频电疗等物理治疗方式有利于缓解腰骶部的疼痛和局部炎症,恢复腰椎小关节的运动功能。 2、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局部炎症,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布洛芬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怎么引起的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久坐、慢性劳损、急性扭伤等原因引起的。 1、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保持坐姿,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劳损,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2、慢性劳损 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的姿势,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和关节的慢性损伤以及关节稳定性下降,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3
什么是腰椎小关节紊乱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腰椎的小关节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功能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生主要和长时间不良姿势、退行性改变、外伤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腰痛、肿胀、运动受限、下肢无力或麻木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腰部活动能力丧失。 如果患者怀疑自身患有腰椎小关节紊乱,可以去骨科进行触诊、X线检查、磁共振
胸椎小关节紊乱会导致什么症状
丁益群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中,胸椎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在受到挤压或用力不当时、扭挫伤,甚至咳嗽、打喷嚏时,也可能会引起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后,会在错位节段局部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深吸气时疼痛更重。严重者可引起颈肩背疼痛,胁肋部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还有可能出现头颈转动和俯仰不利,翻身困难。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状有哪些
陈晓钢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腰痛,尤其是腰椎两侧疼痛,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腰椎向侧方弯曲会引起明显疼痛,而且痛点比较固定。有时诊断腰椎小关节紊乱比较困难,患者需要做CT磁共振检查,需要做封闭性实验。对于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可口服解痉药物,也可进行针灸、拔罐治疗。
什么是脊柱小关节紊乱
袁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第六医院 二甲
脊柱小关节紊乱是常见的一种脊柱关节疾病,当患者在长期伏案工作或错误动作之后,会出现腰背部的剧烈疼痛。但是,疼痛不会向外周放散和向下肢放散,即为脊柱小关节的紊乱。因为脊柱分为椎间盘和两侧小关节柱关节共同组织,组成一是做脊柱的运动单元,出现小关节紊乱,就会造成关节炎延伸性的疼痛,实际上并不是关节的脱位。如果是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紊乱,可能需要手术
小关节紊乱怎么治疗
朱福良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治疗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决定。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不采取治疗,但需注意保护病变部位,如腰部小关节紊乱患者,可选择佩戴腰围,固定腰部;同时,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护腰部,尽量减轻症状发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可卧床静养,同时服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从而缓解症状。
小关节紊乱怎么治疗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一般指的是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在发生小关节紊乱以后,常伴有肢腰部的疼痛活动受限。临床治疗,一般是药物治疗,吃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比如西乐葆,布洛芬等缓解腰部的疼痛。再者可以选择针灸,对腰部症状也会明显的改善。再者是用推拿,比如斜板腰椎推拿的方法来帮助病人恢复关节紊乱,缓解关节疼痛。
小关节紊乱能自愈吗
常克武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能自愈。小关节紊乱常见于腰椎,当腰椎遭受急性的扭伤或者外力,可以导致小关节紊乱,导致腰部明显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如果不进行治疗,经过积极休息,避免腰部过度的劳累,也可以使小关节紊乱恢复,腰部的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消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