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体现在定义、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

1.定义
腰肌劳损指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常因过度劳累、姿势不良、急性扭伤等原因引起。
腰间盘突出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压迫或刺激周围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2.症状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症状。
腰间盘突出除了腰部疼痛外,还可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弯腰等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
3.病因
腰肌劳损主要与腰部肌肉过度劳累、姿势不良、急性扭伤等有关。此外,长期缺乏运动、腰部受寒等也可能导致腰肌劳损。
腰间盘突出主要与椎间盘退变、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此外,长期弯腰、重体力劳动、久坐等也可能增加腰间盘突出的风险。
4.治疗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理疗、按摩、针灸、药物治疗等。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乙哌立松等药物。此外,还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
腰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的腰间盘突出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牵引、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甲钴胺)等。对于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