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手术步骤包括麻醉与体位、切口选择、暴露骨折端、骨折复位、内固定安装、关闭切口等。

1.麻醉与体位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体位通常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侧卧位有利于暴露骨折部位,仰卧位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麻醉和体位对其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影响,确保安全。
2.切口选择
根据肋骨骨折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例如对于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常采用胸部后外侧切口或胸前外侧切口。切口的选择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便于暴露骨折端。不同部位的肋骨骨折切口选择有所差异,需要精准定位。
3.暴露骨折端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层次,逐步暴露骨折的肋骨端。在暴露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较为娇嫩,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
4.骨折复位
通过手法或器械辅助将移位的肋骨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复位时要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以利于骨折愈合和恢复胸廓的正常功能。不同类型的肋骨骨折复位方法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5.内固定安装
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进行固定,通常使用接骨板和螺钉将骨折的肋骨固定。将接骨板放置在骨折肋骨的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螺钉固定。固定要牢固可靠,保证骨折端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6.关闭切口
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缝合时要注意对合整齐,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切口护理要更加精细,保持切口清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