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可能是运动损伤、外伤撞击、年龄相关退变、体重超标、职业因素、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高强度运动中,膝关节突然扭转、急停急转或过度屈伸,可能导致半月板承受异常压力而撕裂。常见于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需要频繁变向的运动,以及深蹲、举重等力量训练中动作不规范时。长期从事跑步、登山等运动且未充分热身,也可能因关节磨损积累导致半月板慢性损伤。
2、外伤撞击
膝关节受到直接外力撞击,如跌倒时膝盖着地、车祸中仪表盘撞击腿部,或重物砸伤膝关节,可能直接造成半月板撕裂或破碎。此类损伤多伴随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且活动时可能听到关节内“咔嗒”声,需立即就医排查半月板及韧带损伤。
3、年龄相关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弹性下降、水分减少,质地变脆,日常活动中轻微扭转或蹲起动作即可引发撕裂。此类退变性损伤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常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表现为上下楼梯疼痛、久坐后僵硬,活动后稍缓解但反复发作。
4、体重超标
体重过大者膝关节承受压力显著增加,日常行走、站立时半月板磨损加速。长期超重可能导致半月板慢性劳损,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出现撕裂。肥胖人群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减重可有效降低损伤风险。
5、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需要频繁蹲跪、爬楼梯或负重行走的职业,如搬运工、矿工、清洁工等,膝关节反复承受压力,半月板易因慢性劳损出现退变或撕裂。此类损伤多隐匿起病,早期仅表现为活动后轻微酸痛,易被忽视,后期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6、解剖结构异常
部分人群存在膝关节内翻(O型腿)、外翻(X型腿)或盘状半月板等先天异常,导致半月板受力不均或形态异常,在正常活动中也易发生损伤。盘状半月板因体积较大、弹性差,损伤风险是正常半月板的5-10倍,多见于青少年,常因轻微外伤或运动诱发。
需要注意,若膝关节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或关节交锁(突然卡住无法动弹),需及时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