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有前驱期和出疹期症状,前驱期婴幼儿症状轻,年长儿童及成人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疹期皮疹向心性分布,形态演变有规律,黏膜可受累,特殊人群如婴儿症状不典型、孕妇可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重易有并发症,需针对不同情况注意观察和处理。
婴幼儿水痘常无前驱期症状或症状较轻,年长儿童及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天后进入出疹期。发热多为低-中度发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稍高,但一般不超过39.5℃。此阶段的发热等全身症状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所致。
对于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有无烦躁不安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或有其他并发症风险。年长儿童及成人则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前驱期的全身不适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机能,此时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更易受到病毒的进一步影响。
出疹期症状
皮疹特点
皮疹首先见于头皮、面部或躯干,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皮疹的形态演变有一定规律,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大小不一,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透明,后逐渐变混浊,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3周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不同阶段的皮疹可在同一部位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典型特征。例如在一个患者的皮肤上,可能同时看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的皮疹。对于婴幼儿,皮肤较为娇嫩,皮疹的瘙痒感可能导致患儿搔抓,要注意防止抓破疱疹引起继发感染,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搔抓后容易使皮肤破损,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年长儿童及成人也应避免搔抓,以免影响皮疹愈合及留下瘢痕。
黏膜表现
口腔、咽部、结膜和阴道黏膜等部位也可受累,出现黏膜疹,黏膜疹易破溃形成浅溃疡,伴有疼痛。例如口腔内的黏膜疹可导致患儿进食时疼痛,影响食欲,此时需注意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且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口腔黏膜。成人若口腔受累,也会影响正常的进食和言语功能,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等。
特殊人群的水痘症状特点
婴儿
婴儿水痘通常症状不典型,皮疹往往较少,且可能不经过典型的斑疹、丘疹阶段,直接出现疱疹,疱疹可能较大且易并发脓疱病等。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情相对复杂。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婴儿的体温变化、皮疹变化以及精神状态,若出现高热不退、皮疹增多融合、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发展为重症水痘。
孕妇
孕妇患水痘时,可能发生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出生后体重低下、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小眼球等。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在孕期要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若不慎感染,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评估胎儿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恶性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水痘后病情往往较重,皮疹可呈大疱型、出血性,易继发感染,常伴有高热,并且容易发生水痘肺炎、脑炎等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者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较弱,病毒容易在体内大量复制,引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对于这类人群,一旦怀疑或确诊水痘,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积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