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水痘发烧时需密切监测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包括解开衣物、温水擦浴和降低环境温度,要保证孩子充足休息与合理饮食,若体温持续超39℃、精神状态差或有其他伴随症状要及时就医,婴儿和有既往惊厥史孩子需特殊关注。
一、体温监测
孩子起水痘发烧时,首先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以每间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了解体温的波动情况。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属于低热范围,此时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若体温达到或超过38.5℃,则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考虑进一步的处理措施。这是因为持续监测体温有助于及时掌握孩子的病情发展,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体温的正常范围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口腔温度正常范围在36.2-37.3℃,直肠温度正常范围在36.5-37.5℃,腋下温度正常范围在36-37℃,当腋下温度超过37.2℃、口腔温度超过37.3℃、直肠温度超过37.5℃时可视为发热。
二、物理降温方法
1.散热处理
解开衣物:适当解开孩子的衣物,比如脱去外衣、松开领口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散热,有利于体温的降低。因为过多的衣物会阻碍身体散热,不利于发烧时体温的下降。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可以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温水擦浴可以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例如,研究表明,温水擦浴能够有效降低发热患儿的体温,且相对安全。
2.降低环境温度:将孩子放置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4℃左右)的环境中,避免孩子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中,进一步加重散热困难。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孩子身体散热,促进体温下降。
三、休息与饮食
1.保证充足休息: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对抗水痘病毒以及应对发烧的情况。孩子在患病期间身体比较虚弱,充足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2.合理饮食: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比如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量摄入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羹、牛奶等。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因为发烧时孩子的胃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保证营养供给。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体温持续升高: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然持续升高,超过39℃,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为高热可能会引起孩子惊厥等并发症,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更容易因高热导致惊厥发作。
2.精神状态差:孩子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改变。这可能提示孩子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3.其他伴随症状:如出现呼吸急促、呕吐、头痛剧烈等其他伴随症状。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孩子存在肺部等方面的并发症,呕吐、头痛剧烈等可能提示颅内等部位受到影响,这些都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月龄小于12个月)起水痘发烧的情况,由于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所以家长更要密切监测体温和孩子的一般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物理降温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擦拭引起孩子皮肤损伤。对于有既往惊厥史的孩子,当出现发烧情况时,即使体温未达到很高的数值,也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降温处理,因为这类孩子更容易因发烧引发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