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褥疮的治疗包括清创处理以去除坏死组织等、局部减压防止加重、根据创面情况使用合适敷料、对难愈合褥疮进行高压氧治疗、提供营养支持以及感染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分别有各自适用情况和操作要点,需综合运用来促进褥疮愈合。
一、清创处理
目的:去除褥疮创面的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等,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适用情况:适用于创面有明显坏死组织或分泌物较多的褥疮。
操作方法:对于表浅的坏死组织,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用清创剪小心清除较浅的坏死组织;对于较深且有较多坏死组织的褥疮,可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清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操作时需注意轻柔,避免造成额外损伤,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更要谨慎操作。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清创时要格外关注血糖控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确保血糖稳定在合适范围。
二、局部减压
目的:减少局部受压,防止褥疮进一步加重。
适用情况:所有褥疮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
操作方法:定期翻身是关键措施,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侧卧等不同体位交替;使用减压床垫,如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来降低局部压力;对于坐轮椅的患者,使用减压坐垫,减轻臀部等部位的压力。不同年龄患者翻身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注意定时改变体位;女性患者在翻身等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乳房等部位;有脊柱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翻身时要保持脊柱稳定,避免加重病情。
三、创面敷料使用
目的:保护创面、吸收渗液、促进愈合。
适用情况:根据创面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敷料。
操作方法:对于轻度渗出的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其能形成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对于渗出较多的创面,可选用藻酸盐敷料,其吸收渗液能力较强;对于感染风险较低的清洁创面,可使用泡沫敷料。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敷料时要注意选择合适规格,儿童创面较小,需选用小型敷料;女性患者使用敷料时可根据身体部位选择合适形状的敷料;有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敷料,使用前可先在小面积皮肤进行过敏测试。
四、高压氧治疗
目的:增加创面组织的氧含量,促进细胞生长和创面愈合。
适用情况:适用于较深、难愈合的褥疮。
操作方法: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在高于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不同年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要注意适应情况,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且要确保其能配合治疗;有耳部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高压氧可能会影响耳部压力平衡;孕妇一般不建议进行高压氧治疗,需权衡利弊。
五、营养支持
目的:提供创面愈合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适用情况:所有褥疮患者。
操作方法: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不同年龄患者营养需求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女性患者在特殊生理期可能需要调整营养摄入;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要根据病情调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六、抗感染治疗
目的:预防和控制褥疮创面感染。
适用情况:创面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脓性分泌物等。
操作方法:根据创面感染情况,可能使用外用抗感染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对于严重感染且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避免滥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要注意禁忌,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抗生素;孕妇使用抗生素要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