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有多种临床表现。症状表现包括大便性状改变,轻型为黄色或黄绿色稀糊便,重型呈水样;全身症状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轻型精神无明显改变,重型萎靡等。不同病因相关表现有,感染性腹泻中病毒性腹泻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秋冬起病急、先吐后泻,大便蛋花汤样;细菌性腹泻大便可呈黏液脓血便等。非感染性腹泻多因喂养不当,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伴随症状有呕吐,常与腹泻相伴,还有腹痛,年龄大的能表述,婴儿哭闹不安。
一、症状表现
1.大便性状改变
对于婴幼儿,大便次数增多且性状改变是常见表现。如轻型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稀糊便,每天数次到十余次不等。这是因为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大便的正常形态改变。从年龄因素来看,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例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肠道菌群相对不稳定,当受到感染或饮食因素影响时,大便性状改变更为明显。
重型腹泻时,大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大便呈水样,可能含有少量黏液,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蛋花汤样。这是由于病原体侵袭肠道,破坏了肠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导致大量体液和电解质丢失,从而使大便呈水样。
2.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小儿腹泻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病原体入侵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发热。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如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相对较高,可呈高热。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发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新生儿腹泻时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不明显,而较大的儿童可能体温升高较为明显。
精神状态改变:轻型腹泻小儿精神状态多无明显改变,仍能正常玩耍、进食等。但重型腹泻时,小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脱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小儿的血容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
二、不同病因相关表现
1.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例,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常发生在秋冬季节,起病较急,先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无腥臭味。这是因为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大便可呈黏液脓血便,伴有腥臭味,小儿可能有腹痛、发热等表现。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表现略有差异,志贺菌引起的痢疾样腹泻,大便次数频繁,量少,含有黏液和脓血,小儿常伴有里急后重感。从年龄角度看,新生儿感染细菌引起腹泻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
2.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性腹泻:多因喂养不当引起,如喂食过多、过少,食物成分改变等。小儿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例如人工喂养的婴儿,更换奶粉品牌或冲调浓度不当,就可能出现饮食性腹泻。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注意合理喂养,根据小儿的年龄和消化能力调整饮食。
三、伴随症状
1.呕吐:小儿腹泻时常伴有呕吐,尤其是感染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先出现呕吐,然后才出现腹泻。呕吐的程度和频率因病情轻重而异,重型腹泻时呕吐较为频繁,可能影响小儿的进食和营养摄入。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病原体刺激或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增强,出现呕吐症状。
2.腹痛:部分小儿腹泻时会出现腹痛,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表述腹痛,婴儿则表现为哭闹不安。腹痛的程度不一,可能是阵发性的。例如肠易激惹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小儿可能会有阵发性的腹痛,同时伴有腹泻症状。腹痛是因为肠道蠕动紊乱或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