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女性月经期间或前后下腹部疼痛等,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疼痛有周期性,相关检查排器质性病变等,好发于青春期等,原发性对症治疗,继发性治原发疾病;流产是妊娠不足28周等终止妊娠,有多种阶段表现,超声等检查助诊,好发于有怀孕计划女性,由多种因素致,不同阶段有相应处理,需密切观察预防感染等,两者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女性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诊治。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根据流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等,本质是胚胎或胎儿发育异常、母体因素等导致妊娠终止。
疼痛特点
痛经:疼痛多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后不久,主要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也可放射至腰骶部、肛门等部位,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女性仅感觉下腹部坠胀不适,有的则疼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但一般不伴有阴道流血增多等妊娠相关表现,疼痛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流产:先兆流产主要表现为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出血量少于月经量,可伴有轻微下腹痛或腰背痛;难免流产是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阴道流血量增多,腹痛加剧,呈阵发性下腹部剧痛;不全流产是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还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阴道流血持续不止,出血量较多,甚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下腹痛程度较重;完全流产是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
相关检查
痛经:一般通过妇科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如超声检查未见子宫附件器质性改变等,血清前列腺素测定等可辅助判断前列腺素水平情况。
流产: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可明确胚胎或胎儿在宫腔内的情况,如孕囊位置、大小,有无胎心搏动等,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可动态观察激素水平变化,对于判断妊娠情况有重要意义,若hCG水平上升缓慢或下降,提示流产可能性大。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增加有关,另外,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心理因素,寒冷刺激等也可能加重痛经症状,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原发性痛经),但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有关,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影响受孕。
流产:好发于有怀孕计划的女性,常见因素包括胚胎因素(如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疾病等;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免疫功能异常等)、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各个年龄段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都有可能发生流产,尤其是既往有流产史、年龄偏大(35岁以上)等情况的女性发生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
处理原则
痛经:原发性痛经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疼痛及伴随症状为主,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可能有一定帮助,疼痛不能忍受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止痛;继发性痛经则需要针对引起痛经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流产:先兆流产需要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时给予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如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肌内注射黄体酮保胎治疗等;难免流产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不全流产一旦确诊,应行吸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完全流产如无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对于流产的女性,需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注意预防感染等。
总之,痛经和流产在定义、疼痛特点、相关检查、好发人群及处理原则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女性若出现月经期间异常疼痛或异常阴道流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