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大便失禁是肛门括约肌失控致粪便不自主排出的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因有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为粪便不自主排出及伴随其他症状,诊断靠病史询问等,治疗分非手术(盆底肌训练等)和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老年人、女性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概念

大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导致粪便不自主地排出体外的一种症状。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儿童大便失禁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良排便习惯等有关;而成年人则可能因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病变、手术损伤等原因引发。

二、常见病因

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引发腹泻等症状,进而可能出现大便失禁;结直肠肿瘤也可能堵塞肠道或侵犯周围组织,影响排便控制,导致大便失禁。

神经系统病变:脑部肿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大脑对排便反射的控制,使得肛门括约肌的协调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大便失禁。例如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传导功能受损,可能无法正常感知排便信号或控制肛门括约肌。

手术损伤:如直肠癌根治术、肛瘘手术等,可能会损伤肛门周围的神经和肌肉,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引起大便失禁。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手术创伤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大便失禁的风险可能更高。

盆底肌功能障碍:多发生于多次分娩的女性,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使得盆底肌对肛门的支撑和控制功能减弱,从而出现大便失禁。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盆底肌功能逐渐退化,这种情况可能更为常见。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大便失禁。例如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

三、症状表现

粪便不自主排出:轻者可能只是偶尔在排气时带出少量粪便,重者则会出现大量粪便不自主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儿童大便失禁可能表现为在玩耍时突然排出粪便,且自己可能无法察觉。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腹痛、腹泻、便秘等其他肠道症状,以及原发病相关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可能伴有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四、诊断方法

详细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排便习惯、发病时间、相关疾病史、手术史、生育史等。例如询问女性患者的分娩次数和过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盆底肌损伤。

体格检查:包括肛门指诊,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张力、感觉等;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了解肠道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情况;对于怀疑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直肠肛管超声检查可观察肛门括约肌的结构;盆腔MRI检查有助于发现盆腔内的病变,如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等。

五、治疗与干预

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训练:适用于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大便失禁患者,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例如每天进行多次盆底肌收缩练习,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反复进行。对于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训练,以改善症状。

肠道管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腹泻患者,可适当使用止泻药物;对于便秘患者,可使用缓泻剂等。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的活动,将反馈信号传递给患者,帮助患者学会正确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达到治疗大便失禁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相对正常的患者效果较好。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肛门括约肌修复术、直肠前切除术等,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大便失禁需首先排除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等疾病。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如果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的,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会有所改善,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盆底肌训练、肠道管理等。同时,要注意预防皮肤并发症,如及时清洁皮肤、涂抹保护霜等,避免发生压疮。

女性:多次分娩的女性容易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大便失禁,在产后应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孕期也应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活动,预防便秘等情况的发生,减少对盆底肌的损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由于肠炎引起,应该要改变饮食,多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另外,如果是由于肠道神经受损导致,可以应用针灸或者电刺激等方法,可以抑制排便反应。此外,如果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如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等,则需
老人家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家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骨盆的肌肉或韧带的问题,还包括了盆底神经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腹部压力过大的问题,如果原因不明的话要尽快寻找病因。
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原因是年纪增大以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有关。假如是轻型的失禁,仅仅是病人在腹泻时会污染内裤,而较严重的,粪便会在不注意时溢出肛门。此外痔疮感染或者直肠脱垂或者盆底肌损伤也可以造成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痔疮手术后常见的后遗症有肛门狭窄、大便失禁、肛门感染等。 1.肛门狭窄 痔疮摘除后,通常需要进行创口缝合,尤其是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会变得狭窄,导致术后排便困难,甚至出血。 2.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多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术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能无法控制排便。 3.肛门感染 术后
肛裂手术好不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手术是否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肛裂患者选择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肛门溢液等情况,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但如果肛裂的患者选择进行肛门皮瓣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舒服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则是比较好的。 建议肛裂的患者加强个人卫生
肛裂多久能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通常需要6-8周才能痊愈。 大部分肛裂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支持治疗之后,可以在6-8周内痊愈。但是有一小部分肛裂患者会出现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现象,特别是慢性肛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出现以上的现象,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存在大便失禁的潜在风险。 平时应该增加膳食纤维与水的摄入
病毒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病毒性脑膜炎是否有后遗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部分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可能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在另一些情况较为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性格改变、嗜睡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严重的后遗症还包括持续性昏迷甚至植物人状态、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大便
结肠炎会不会引起发烧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发烧是指发热,结肠炎是不是会发热,需要分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结肠炎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过度疲劳引起,也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导致。结膜炎的患者炎症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通常不会导致发热的情况。但若是病情程度较重,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会发生发热的表现。并伴有持续性腹泻、大便
老是突然漏大便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是突然漏大便可能与肌肉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神经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 1、肌肉功能异常 肛门及肠道周围的肌肉功能减弱或受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收缩,容易导致大便失禁。 2、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肌肉松弛,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利福平等,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3、神经传导异常 大脑和肠道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影响,例如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患者会感到腰部、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可呈放射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刺激和压迫,从而引发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便失禁如果是功能性的,大部分是不需要的,因为只要把便秘的情况解决了,自然就能够排便了。对于器质性的需不需要手术?首先看大便失禁是真性的大便失禁,还是假性的大便失禁,什么叫假性大便失禁?假性大便失禁就是如果能够纠正肠功能的异常,小孩子大便失禁就能够解决,就肯定不需要手术。另外一种真性大便失禁,怎么判断他是真性的大便失禁?首先看大便控制的三
小儿大便失禁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其实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长期便秘会造成大便失禁,不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有一个均衡的饮食,什么都要吃,不要轻易忌口,然后再增加营养,也就是多吃肉类和动物蛋白的前提下,也要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还有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先天性巨结肠的病人,他对于成形的大便可能控制的比较好,但对于稀的大便可能不怎么敏感,可能患儿比较急,或者
小儿大便失禁有哪些药物治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大便失禁首先要让医生评估大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功能性的大便失禁,如果因为长期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则一定要进行排便训练。可以给孩子服用缓泻药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但是对于半岁小孩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现在首选的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种缓泻药物很安全。如果大便失禁是器质性,建议口服能够减少肠蠕动的药物
老人大便失禁能治好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出现了大便失禁是否能够治好和病因有一定关系,对于原发病治疗效果,关系到大便失禁治疗效果。引起大便失禁原因比较多,比如神经系统方面疾病,有脑梗死,还有可能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原发疾病难以治愈时,大便失禁也不能治疗。
儿童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儿童大便失禁,有可能是腹泻所引起。儿童在有感染性腹泻或者非感染性腹泻的时候,大便性状明显偏稀。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也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小便失禁。如果儿童患有直肠肿瘤,尤其是肿瘤侵犯到肛门括约肌的时候,就会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从而会导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初期症状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病情时,病变初期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排出粪便以及气体的表现,会阴部位经常被粪便污染,尤其在患者走路、蹲下、继续咳嗽时腹压会明显增高,会有大便排出的表现。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没有腹压增高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大便从肛门排出,不受自主控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