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甲状腺结节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包括采集一般信息、既往病史的病史采集;通过触诊的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检测的实验室检查;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素显像、CT、MRI等的影像学检查;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来明确结节良恶性,进而制定诊疗方案
一、病史采集
1.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不同年龄阶段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高;女性患甲状腺结节的几率可能与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碘摄入异常(过多或过少)等都可能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同时要了解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头颈部放射史等,头颈部放射史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二、体格检查
1.甲状腺触诊:医生会用双手触诊甲状腺,了解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质地、结节的数目、位置、活动度等情况。例如,若甲状腺结节质地坚硬、固定,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质地较软、可活动的结节良性可能性相对较高,但这只是初步判断,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包括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指标。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时,FT3、F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敏感指标,对于评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筛选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如果TSH降低,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等情况;如果TSH升高,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POAb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等。如果患者存在TPOAb升高,合并甲状腺结节时,需要关注甲状腺的自身免疫状态对结节的影响等情况。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gAb升高也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gAb和TPOAb联合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同时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也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相关因素。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是甲状腺结节初步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边界、回声特性(如囊性、实性、囊实性)、有无钙化等情况。例如,微钙化(沙粒样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重要超声征象之一;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等也提示恶性可能。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甲状腺周围淋巴结的情况,若淋巴结出现形态异常(如淋巴结皮质增厚、髓质消失等),也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转移等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情况,恶性结节通常血流较丰富,可见高速、高阻的血流信号等,但这也需要结合其他超声表现综合判断。
2.甲状腺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通过摄取放射性核素的不同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多为良性,如甲状腺腺瘤等;冷结节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其中部分冷结节可能为恶性,但也有很多良性病变表现为冷结节,如囊肿、出血、钙化等。不过,核素显像对于直径小于1cm的结节检测灵敏度较低。
3.CT检查
对于颈部较大的甲状腺结节或怀疑有颈部周围组织侵犯的情况,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评估结节与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大血管等的关系,但一般不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通常在超声等检查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评估局部侵犯情况时考虑使用。
4.MRI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评估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胸骨后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有一定优势,但其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也不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方法。
五、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1.这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方法。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超声提示可疑恶性的结节,FNAC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在进行FNAC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获取足够且有效的细胞样本进行检测。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于FNAC的结果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例如儿童甲状腺结节FNAC的恶性诊断标准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专业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总之,怀疑有甲状腺结节时,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结节的性质,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