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烧指腋下体温37.3℃-38℃,高烧指超39℃,测量体温有腋下、口腔、直肠法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小儿低烧高烧表现不同,低烧常见于轻微感染、环境因素,高烧常见于严重感染、免疫系统疾病,低烧可先物理降温观察,高烧需紧急降温并及时就医。
一、低烧和高烧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一)低烧
小儿低烧是指体温处于一定范围的升高情况,通常腋下体温在37.3℃-38℃之间被定义为低烧。这一范围的体温升高,从生理角度来看,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应对一些轻微感染或其他刺激时的反应表现。例如,当小儿受到病毒的轻微侵袭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做出相应调整,使得体温暂时处于37.3℃-38℃的低烧状态。
(二)高烧
而高烧则是指腋下体温超过39℃的情况。此时小儿的体温升高较为明显,身体的代谢等生理功能会受到较为显著的影响。从医学机制上讲,高烧往往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等问题,病原体的大量繁殖等会促使体温快速上升至39℃以上。
二、测量体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测量方法
1.腋下测温法:这是最常用的小儿体温测量方法。首先要将小儿腋下的汗液擦干,然后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小儿腋下深处,让小儿夹紧手臂,保持5-10分钟后取出读取温度。这种方法相对安全、简便,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小儿,尤其对于低龄儿童来说较为容易操作,因为不需要小儿配合特殊的姿势等。
2.口腔测温法:让小儿闭口用口呼吸,将体温计放在舌下,紧闭嘴唇,3分钟后取出读数。但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年龄较小的小儿,因为小儿可能会不小心咬破体温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对于不配合的小儿也难以准确操作。
3.直肠测温法:将体温计润滑后轻轻插入小儿直肠1-2厘米,1-3分钟后取出读数。这种方法测得的体温较为准确,但操作相对复杂,且小儿可能会有不适感,一般在其他方法不适用或者需要精确测量体温时才会使用,比如新生儿等特殊情况。
(二)注意事项
在测量体温时,要确保测量方法正确,以保证得到准确的体温数值。对于小儿来说,要安抚好小儿情绪,尽量让测量过程顺利进行。比如在腋下测温时,要保证腋下干燥且体温计夹紧,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反映小儿真实体温的数值,从而准确判断是低烧还是高烧。
三、不同年龄段小儿低烧和高烧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期的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低烧时可能表现相对不典型,除了体温在37.3℃-38℃外,可能会有轻微的烦躁不安、吃奶量稍有减少等表现。而高烧时,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急促等较为明显的症状。因为婴儿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高烧对婴儿的影响更大,所以当婴儿出现高烧情况时,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温,并且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等变化,因为婴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需要家长格外关注其整体状况。
(二)幼儿期(1-3岁)
幼儿期的小儿低烧时可能会有轻微的哭闹、活动量较平时稍有减少等表现。而高烧时,幼儿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哭闹不止、拒绝进食、寒战等症状。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有时也不能完全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所以家长要通过观察幼儿的整体状态来判断体温情况。当幼儿高烧时,除了采取降温措施外,要注意保证幼儿的液体摄入,防止因高烧导致脱水等情况。
(三)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的小儿低烧时可能会有稍微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高烧时,小儿可能会出现烦躁、头痛、呕吐等症状。这一时期的小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询问小儿是否有身体不适等情况来辅助判断体温状况。当小儿高烧时,要根据小儿的具体症状采取合适的降温及护理措施,同时要让小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恢复。
四、引起小儿低烧和高烧的常见原因
(一)低烧的常见原因
1.轻微感染:如病毒引起的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可能只是有低烧情况,同时可能伴有轻微的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轻微病毒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做出调整,导致体温处于低烧范围。
2.环境因素:如果小儿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穿着过多等,也可能导致体温稍微升高,出现类似低烧的情况。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室内温度过高,小儿包裹过严,就可能出现体温在37.3℃-38℃的情况,但这种情况通过调整环境温度和穿着后体温会恢复正常。
(二)高烧的常见原因
1.严重感染:如细菌引起的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原体大量繁殖,释放毒素等物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快速升高至39℃以上。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小儿往往会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
2.免疫系统疾病:某些免疫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高烧,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这类疾病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异常,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高烧情况。
五、发现小儿低烧或高烧时的处理原则
(一)低烧时的处理
如果小儿是低烧,首先要观察小儿的一般状况,如果小儿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松开小儿的衣物,让小儿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适当多饮水,通过皮肤散热和补充水分来帮助体温下降。同时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没有继续升高且小儿状态良好,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体温有升高趋势或者小儿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二)高烧时的处理
当小儿出现高烧时,首先要采取紧急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贴贴在小儿额头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要让小儿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烧的小儿,不能盲目使用药物降温等,要及时带小儿就医,因为高烧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送医过程中要继续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且密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防止出现惊厥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