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形成的小溃疡,常见病因有便秘、肛管狭窄、外伤,临床表现为疼痛(具周期性)、便血、便秘,诊断靠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坐浴)和药物治疗(局部用药、缓泻剂),儿童和成人肛裂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肛裂的定义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
二、肛裂的常见病因
1.便秘
具体情况:长期便秘的人群,排便时干硬的粪便容易擦伤肛管皮肤。尤其是儿童,若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喝水少,很容易发生便秘。比如一些挑食的儿童,不爱吃蔬菜、水果,就容易因便秘引发肛裂。成人中,长期久坐、运动少的人群也易因便秘导致肛裂。因为长时间不活动,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硬。
作用机制:干硬粪便通过肛管时,机械性地损伤肛管皮肤,反复的损伤就可能导致肛裂的形成。
2.肛管狭窄
具体情况:先天性肛管狭窄或者肛门部位曾接受过手术等导致肛管狭窄的情况。例如,一些先天性肛门畸形的患儿,肛管结构异常狭窄,排便时肛管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发生皮肤裂伤。成人中,肛门部位手术如痔疮手术等,若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肛管狭窄,进而引发肛裂。
作用机制:肛管狭窄使肛管管径变小,排便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通过粪便,这就增加了肛管皮肤的张力,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从而引发肛裂。
3.外伤
具体情况:异物损伤、肛门检查时操作粗暴等。比如儿童在玩耍时将小物件塞入肛门,造成肛管皮肤损伤;成人在进行肛门指诊等检查时,若医生操作不轻柔,也可能导致肛管皮肤的裂伤。
作用机制:外力直接作用于肛管皮肤,导致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若损伤未能及时修复,就可能发展为肛裂。
三、肛裂的临床表现
1.疼痛
具体情况: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出现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逐渐缓解。这种周期性疼痛在儿童和成人中都可能出现,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表现为排便时哭闹等。
作用机制:肛管皮肤裂伤处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以及肛门括约肌痉挛共同导致了这种周期性疼痛。
2.便血
具体情况:排便时粪便摩擦溃疡面或撑开肛管,使小血管破裂出血。便血程度不一,多数患者便纸上带血,少数有滴血现象。儿童肛裂患者便血时,家长可能发现便纸上有少量血迹或者粪便表面带血。
作用机制:肛管皮肤裂伤后,小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3.便秘
具体情况:患者因害怕排便时的疼痛,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更长,水分进一步被吸收,粪便更加干硬,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肛裂患者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情况。例如儿童肛裂后,可能因为疼痛抗拒排便,进而加重便秘。
作用机制:疼痛导致的排便恐惧和粪便干硬相互影响,形成便秘。
四、肛裂的诊断方法
1.肛门视诊
具体情况:医生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轻轻分开,观察肛管皮肤有无裂伤。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要尽量安抚儿童,使其放松肛门,以便能够清晰观察。一般可以发现肛管后正中线上的典型溃疡。
诊断意义:通过肛门视诊可以直接发现肛裂的典型表现,是初步诊断肛裂的重要方法。
2.直肠指诊
具体情况:直肠指诊一般不作为肛裂的首选检查,但对于排除其他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意义。在检查儿童肛裂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儿童的不适和抗拒。
诊断意义:可以了解肛管内的情况,排除直肠肿瘤、息肉等其他疾病。
3.肛门镜检查
具体情况:肛门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肛裂的部位、大小、深度等情况。但对于急性肛裂患者,肛门镜检查可能会引起疼痛,操作时要轻柔。儿童患者进行肛门镜检查时,需要在合适的安抚下进行。
诊断意义:能够详细了解肛裂的局部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肛裂的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鼓励多喝水,以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成人患者同样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坐浴: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温水坐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促进肛裂的愈合。儿童坐浴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家长要协助控制坐浴时间和水温。
2.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可以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等药物,涂抹在肛裂创面,起到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但儿童使用硝酸甘油软膏需要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也可以使用一些促进肛裂愈合的药膏,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
缓泻剂: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等,使粪便软化,便于排出,减少排便时对肛裂创面的刺激。儿童使用缓泻剂要根据年龄和体重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
六、特殊人群肛裂的注意事项
1.儿童肛裂
饮食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均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每天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定时定量饮水,避免儿童挑食、偏食。例如可以将蔬菜做成孩子喜欢的菜肴,如蔬菜泥、蔬菜粥等,水果可以切成小块让孩子方便食用。
排便习惯:要培养儿童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尝试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儿童在排便时玩耍、看书等分散注意力。如果儿童出现排便困难,不要强行排便,可先通过温水坐浴等方法放松肛门后再尝试排便。
就医注意:儿童肛裂一旦发现,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儿童的身体恢复能力虽然较强,但肛裂若不及时处理也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状、排便情况等。
2.成人肛裂
生活方式:成人要注意避免长期久坐,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等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对于一些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人群,要定时起身活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成人要定期进行肛门直肠的检查,尤其是有肛肠疾病家族史、长期便秘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肛裂等肛肠疾病并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