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且肛门后方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处易受损伤。
2.便秘
长期便秘是引起肛裂出血的重要原因。干硬的粪便在排出过程中容易擦伤肛管皮肤,导致皮肤裂开出血。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肛窦炎、肛乳头炎等,可蔓延至肛管皮下,导致皮下组织感染、破溃,形成肛裂出血。
4.括约肌痉挛
肛门内括约肌张力高,可引起肛管静息压明显增高。当干硬粪便通过肛管时,会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引起肛裂出血。
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症状表现,如排便时疼痛、出血的情况等,结合肛门局部检查来诊断肛裂出血。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可以明确肛裂的部位、大小、深度等情况,但在检查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