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耳道炎的方法是耳道清洁与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方案等。
1.耳道清洁与护理
外耳道炎急性期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耳道,每日1~2次,可有效清除分泌物、耵聍及病原体。操作时需将患者头部偏向健侧,用注射器沿耳道后上壁缓慢注入液体,避免直接冲击鼓膜。慢性期可每日用温热毛巾热敷耳部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需注意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内部,防止损伤外耳道皮肤。
2.物理治疗
超短波疗法通过高频电磁波作用于耳部,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红外线照射需保持距离耳部20~30cm,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慢性外耳道炎伴皮肤增厚者。治疗期间需监测皮肤反应,避免烫伤。
3.药物治疗方案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环丙沙星滴耳液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效果显著。用药前需用无菌棉球清洁耳道,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10分钟,使药物充分接触病变部位。
患者需要避免使用耳机,环境噪音>85dB时需佩戴耳塞。慢性外耳道炎导致耳道狭窄者,需每3个月进行听力测试,纯音测听阈值>25dB时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