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营养需求有别于足月儿,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各有不同需求;微量营养素中维生素(如A、D、E、K)、矿物质(如钙、磷、铁)等都有特定补充要求;还有牛磺酸、核苷酸等特殊营养素对早产儿发育重要,早产儿营养补充需依个体调整,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尽量选母乳或合适配方奶,人工喂养要遵冲调要求,少量多次喂养。
一、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1.能量:早产儿能量需求高于足月儿,一般足月儿能量需求约为100-120kcal/(kg·d),而早产儿通常需要110-150kcal/(kg·d)。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早产儿能量的重要来源,母乳中的乳糖是理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能提供婴儿生长所需能量且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生长。
2.蛋白质:早产儿生长迅速,对蛋白质需求较高。足月儿蛋白质需要量约为2.2g/(kg·d),早产儿则需3.5-4.5g/(kg·d)。母乳中的蛋白质组成适合早产儿消化吸收,其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约为4:1,易于消化,能提供婴儿生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3.脂肪:脂肪是提供高能量的重要营养素,早产儿脑发育需要充足的脂肪。母乳中脂肪含量约为3.5-4.5g/100ml,且含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早产儿的脑和视网膜发育有益,其比例合适,易于消化吸收。
二、微量营养素
1.维生素
维生素A:对早产儿的视力发育、上皮组织健康等有重要作用。早产儿体内维生素A储备相对不足,需要额外补充。一般建议早产儿每天补充维生素A1500-3000IU。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补充量为400-800IU,以预防佝偻病等。因为早产儿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较差,且从母乳中获得的维生素D量往往不足。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早产儿由于抗氧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所以需要补充维生素E,一般每天补充量为5-10mg。
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早产儿肠道菌群定植晚,维生素K合成不足,容易发生出血性疾病,所以出生后需要常规补充维生素K,一般肌肉注射1mg。
2.矿物质
钙:早产儿骨骼生长迅速,对钙的需求增加。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有利于钙的吸收,一般足月儿每天钙需要量约为200mg/kg,早产儿则需要约400mg/kg。但如果早产儿不能完全母乳喂养,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磷:与钙共同参与骨骼的构成,早产儿磷的需要量约为280mg/(kg·d),母乳中的磷含量能满足早产儿大部分需求,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早产儿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铁:早产儿体内铁储备不足,出生后生长迅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足月儿出生时体内铁储备约为75mg,足够生后4-6个月使用,但早产儿出生时铁储备较少,一般出生后2个月左右就需要开始补充铁剂,每天补充元素铁2-4mg/kg,同时可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三、其他特殊营养素
1.牛磺酸:对早产儿的视网膜、脑发育等有重要作用。早产儿体内牛磺酸合成能力有限,需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取足够的牛磺酸,一般配方奶中会添加适量牛磺酸以满足早产儿需求。
2.核苷酸:有助于早产儿肠道黏膜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完善。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核苷酸,配方奶也会添加适量核苷酸来模拟母乳的营养成分,以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早产儿的营养补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补充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长、头围等。同时,尽量选择适合早产儿的母乳或配方奶,因为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食物,它能提供早产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独特的免疫保护成分。如果是人工喂养早产儿,要严格按照配方奶的冲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营养供给的准确性。并且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尽量采用少量多次喂养,避免早产儿出现呛奶等情况,以保证早产儿能够安全、健康地获取所需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