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来源:民福康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多样,核心特征包括ST段改变(如压低、抬高)、T波改变(如倒置、低平或双向)及异常Q波。其动态演变涵盖急性缺血期(超急性期T波改变、缺血型ST段压低)与慢性缺血期(持续性ST-T改变、逆钟向转位)。特殊类型如无症状、变异型及微血管性心绞痛各有独特心电图特征。不同人群中,老年与女性人群表现可能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者需专业解读。鉴别诊断需与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影响区分。心电图是筛查心肌缺血的首选工具,对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处理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及完善进一步检查。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女性及慢性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心电图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尽早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基本表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供氧不足,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心电图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工具,其典型表现包括以下特征:

1.ST段改变

ST段压低:常见于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ST段抬高:多见于变异型心绞痛,表现为一过性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能伴随T波高耸。

2.T波改变

T波倒置:深倒置T波(倒置深度≥0.2mV)常见于缺血区域导联,提示心肌复极异常。

T波低平或双向:提示心肌轻度缺血或代谢紊乱。

3.异常Q波

病理性Q波(Q波宽度≥0.04秒,深度≥同导联R波的1/4)可能提示心肌梗死,但短暂性Q波可见于一过性心肌缺血。

二、心肌缺血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1.急性缺血期表现

超急性期T波改变:T波高耸,伴ST段轻度抬高,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缺血型ST段压低: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伴随T波倒置。

2.慢性缺血期表现

持续性ST-T改变:长期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提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逆钟向转位:V1~V3导联R波增高,S波变浅,提示左心室肥厚伴缺血。

三、特殊类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征

1.无症状心肌缺血

静息心电图可正常,但运动负荷试验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ST段压低。

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痛觉阈值升高导致症状不典型。

2.变异型心绞痛

静息时发生一过性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发作后恢复正常。

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机制,多见于凌晨发作。

3.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可能仅见T波低平或ST段轻度压低。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心肌灌注显像提示缺血。

四、不同人群心肌缺血心电图的差异

1.老年人群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ST-T改变可能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心肌标志物检测。

左心室肥厚常见,可能掩盖缺血性ST-T改变。

2.女性人群

胸痛症状不典型,心电图可能仅表现为T波倒置或ST段轻度压低。

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病率较高,需注意与更年期症状鉴别。

3.合并基础疾病者

左束支传导阻滞:掩盖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需结合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显像。

预激综合征:δ波可能干扰ST段判断,需专业解读。

五、心肌缺血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1.与心肌梗死鉴别

心肌梗死: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伴随病理性Q波及动态演变。

心肌缺血:ST段压低或T波改变为主,无Q波形成或Q波短暂。

2.与电解质紊乱鉴别

低钾血症:T波低平、U波增高,ST段轻度下移。

高钾血症:T波高耸、基底变窄,QRS波增宽。

3.与药物影响鉴别

洋地黄效应:ST段呈鱼钩样改变,T波倒置。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或T波改变。

六、心肌缺血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及处理建议

1.临床意义

心电图是筛查心肌缺血的首选工具,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的优势。

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2.处理建议

发现心电图异常者,需进一步行冠状动脉CT、心肌灌注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

七、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人群

定期监测心电图,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警惕无症状心肌缺血。

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悸,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生理性ST-T改变,需与病理性改变鉴别。

胸痛伴心电图异常者,需及时排除围产期心肌病或肺栓塞。

3.慢性肾病患者

电解质紊乱可能干扰心电图判断,需结合血钾、血钙等指标综合分析。

尿毒症性心肌病可能导致ST-T改变,需与冠心病鉴别。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心电图异常者,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尽早完善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后导致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病理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缺血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心肌缺血的病人症状比较轻,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有较好的疗效。如果心肌缺血的病人症状比较严重,可选择外科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多数预后情况较好。平时保持心情愉悦,不能过度劳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心肌供血,促进病情恢
急性心肌缺血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缺血属于心脏病的一种,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病情有很多,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高龄等,会使病人表现出心绞痛,心前区不适,胸闷,乏力,精力不足,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造成病人猝死,日常要服用一些的辅酶q10,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心肌的药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防止重体力劳动,进行
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的治疗,应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避免缺血进一步加重为主。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扩冠、抗栓、调脂、改善循环及对症治疗。扩冠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抗栓可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调脂可给予他汀类口服,改善循环可应用丹参、银杏等中药。如上述规范化治疗后,仍未改善症状,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
透壁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死,既往曾称为透壁型心肌梗死,也就是题目所称的透壁性心肌缺血,这是心肌缺血里面非常重的一种类型。心电图可表现为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相应导联上表现出宽而深的Q波,即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倒置,往往宽而且深,两支呈对称型,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上表现出R波增高,ST段压
轻微心肌缺血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表现出轻度的心肌缺血,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若是紧张或者劳累所诱发的,要注意调整心情,注意休息,合并冠状动脉硬化,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来治疗,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类的药物,同时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或者是速效救心丸,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改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太过油腻。
心肌缺血性改变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性改变一般多见于对心电图的描述,常提示心肌缺血,也就是俗称的冠心病。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如果只是一份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不能诊断冠心病,至少需要两份,其中一份是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如果两份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可以诊断冠心病。这时候就要开始启动药物治疗,包括抗栓,降脂,ACEI或者ARB改善
什么是前侧壁心肌缺血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前侧壁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的一种比较多见的心脏疾病,往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冠状动脉的痉挛或者是局部的微血管的循环障碍所造成。前壁心肌缺血容易产生心绞痛的症状,可以采用口服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心肌缺血应当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以低脂
下壁心肌缺血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壁心肌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下壁心肌缺血的形成和冠状动脉狭窄直接相关,但冠状动脉狭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心肌缺血,不仅对心脏有害,而且对全身有害,氧是心肌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氧气经过血液输送到细胞。一旦心脏没有供氧,整个负荷就由心肌提供,一旦发生缺血,也会发生
心电图女性心肌缺血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表现是一样的。主要是ST段的移位,表现为缺血相应部位导联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在0.05~0.20毫伏之间,伴或不伴随T波的低平、倒置,或“假性正常化”;或心电图呈动态的演变。T波改变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果和平时比较有明显的差别,也有助于诊
年轻女性心肌缺血什么原因引起?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年轻的女性表现出心肌缺血,一方面考虑可能是有些经常熬夜、造成睡眠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贫血造成的心肌缺血;部分病人可能是因为心肌炎或者是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等器质性的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应该进一步检查清楚具体原因后进行调理,平时注意充足睡眠,不能熬夜,防止剧烈运动
心肌缺血会造成心律失常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本身就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比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都是心肌缺血的患者。心肌缺血本身可以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而诱发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比如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也可以出现一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严重的心肌缺血的患者还会出现室扑、室
怎样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其实是冠心病的表现,冠心病的发生原理就是由于血管内长了斑块,造成血管的狭窄、阻塞,远端的血流不够了,出现了一些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有一些主观的判断方法,也有一些客观的判断方法。主观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原来可以爬三层楼,没有任何不舒服,现在爬到了两层楼就开始出现胸痛、胸闷这些情况,则
心肌缺血严重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程度的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形式也往往从轻到重,轻度的心肌缺血患者在比较大的活动量的时候会出现症状,比如在做爬山、游泳等的时候出现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感觉,随着狭窄的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也会逐渐变得明显,原来能做的活动可能现在就变得力不从心了,再严重一点患者可能日常活动、做些简单家务就会出现胸痛胸闷的这
心肌缺血的原因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本身有斑块,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比如狭窄程度大于50%,而导致心肌的绝对或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肌缺血。一旦发生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心肌缺血的症状吃什么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症状分为五型,一种是隐匿性心肌病冠心病,第二种是心绞痛,第三种是心肌梗死,第四种是缺血性心肌病,第五种是猝死。五种冠心病每一种所需要服用的药物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去医院就诊,明确心肌缺血具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心脏局部的功能,是否存在局部室壁运动的异常,还能够了解局部室壁的增厚率。此外通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还能够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计算出射血分数。 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要求心律是整齐的。心律不齐的患者不能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即使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可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