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包括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异常、羊水胎粪污染)和出生时窒息表现(通过Apgar评分,从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评估,1分钟评分分轻重度);辅助检查标准有血气分析(pH值、PaCO、PaO异常反映酸碱和缺氧等情况)、生化检查(血糖、电解质可能异常)、头颅超声、CT、MRI检查(评估颅内情况),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密切观察以及时诊断救治,且要考虑新生儿生理特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一)胎儿宫内窘迫表现
1.胎心异常: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胎心<110次/分钟且伴有胎心节律不规整,或胎心>160次/分钟,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这与胎儿在宫内缺氧时的心血管系统反应有关,缺氧初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后期则表现为心率减慢及节律异常。
2.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缺氧时会排出胎粪,导致羊水胎粪污染,根据污染程度可分为Ⅲ度,Ⅰ度为浅绿色,Ⅱ度为黄绿色并混浊,Ⅲ度为棕黄色、稠厚。羊水胎粪污染是胎儿缺氧的重要表现之一,胎粪排出是胎儿应激的一种反应,但也可能是胎儿在宫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二)出生时窒息表现
1.皮肤颜色:采用Apgar评分来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皮肤颜色是其中一项指标。全身皮肤苍白为0分,躯干红、四肢紫为1分,全身红润为2分。皮肤颜色反映了新生儿的外周循环状况,缺氧时外周血管收缩,会出现四肢紫绀等表现。
2.心率:心率也是Apgar评分的重要指标,心率<100次/分钟为1分,心率>100次/分钟为2分,无心率为0分。心率的变化是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或失代偿表现,缺氧时心脏首先会通过代偿性心率增快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但后期会出现心率减慢。
3.呼吸:呼吸浅表或不规律为1分,呼吸正常为2分,无呼吸为0分。新生儿呼吸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缺氧会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导致呼吸异常。
4.肌张力:肌张力松弛为0分,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亢进为1分。肌张力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有关,缺氧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导致肌张力异常。
5.对刺激的反应:无反应为0分,有皱眉动作为1分,哭、喷嚏为2分。这反映了新生儿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缺氧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使反应减弱。Apgar评分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分别进行评估,1分钟评分反映出生时的窒息程度,5分钟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及预后。一般来说,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
二、辅助检查标准
(一)血气分析
1.pH值:动脉血pH值<7.00提示严重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时由于缺氧,体内无氧代谢增强,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血气pH值降低,pH值是反映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能直接体现体内酸中毒的程度。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PaCO>6.65kPa(50mmHg),提示存在呼吸性酸中毒,这是因为新生儿窒息时通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导致PaCO升高,反映了呼吸功能的紊乱情况。
3.动脉血氧分压(PaO):PaO<6.65kPa(50mmHg),提示缺氧,新生儿窒息时气体交换障碍,氧摄入不足,导致PaO降低,是缺氧状态的直接体现。
(二)生化检查
1.血糖: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如低血糖或高血糖。窒息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可导致血糖波动,低血糖会影响新生儿的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因为脑对葡萄糖的依赖程度较高,需要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来保证能量供应。
2.血钾、钠、氯等电解质: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窒息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会导致血钾升高,电解质紊乱会进一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及神经肌肉的功能,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纠正。
(三)头颅超声或头颅CT、MRI检查
1.头颅超声:可用于评估新生儿颅内情况,尤其是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新生儿窒息后,由于缺氧缺血,容易发生颅内出血等病变,头颅超声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方便床边检查。
2.头颅CT:能更清晰地显示颅内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的诊断更具优势,但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可以明确新生儿窒息后是否存在颅内器质性病变,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3.头颅MRI:对脑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早发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病变,尤其是对早期的脑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无辐射,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孕母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或分娩过程中有胎心异常、羊水胎粪污染等情况,更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上述表现,以便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救治。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生儿的年龄特点,因为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对缺氧等刺激的反应与年长儿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