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包括产前、产时、产后因素,临床表现有胎儿宫内窒息及新生儿轻度、重度窒息,通过Apgar评分等诊断,治疗遵循复苏程序及复苏后处理原则,可通过加强产前检查、产时监护、新生儿复苏准备来预防,新生儿窒息后需密切观察护理并与家属沟通。
一、定义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
1.产前因素
母体因素: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心肺疾病等,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胎儿缺氧。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使胎盘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胎儿供氧不足。
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全等胎盘异常情况,会阻碍胎儿从胎盘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引发新生儿窒息。
脐带因素:脐带脱垂、脐带绕颈、脐带打结等脐带异常,会中断胎儿的血液供应,造成胎儿缺氧窒息。
2.产时因素
难产: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宫缩乏力等,产程延长,胎儿在产道内受到压迫时间过长,导致缺氧。
手术产:产钳助产、胎头吸引等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影响胎儿的呼吸功能,增加窒息风险。
3.产后因素
呼吸中枢受抑制: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中枢受到药物抑制,如母亲分娩过程中使用了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
呼吸道堵塞:新生儿出生后,呼吸道内有羊水、黏液等堵塞,会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窒息。例如,胎儿在宫内吸入被污染的羊水,出生后未能及时清除,造成呼吸道梗阻。
三、临床表现
1.胎儿宫内窒息(宫内窘迫):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多,胎心增快,大于160次/分钟;晚期则胎动减少,胎心减慢或不规则,胎儿头皮血pH值下降。
2.新生儿窒息
轻度窒息(青紫窒息):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则,心率减慢(80-120次/分钟);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拥抱反射稍活跃。
重度窒息(苍白窒息):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小于80次/分钟,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四、诊断
1.Apgar评分: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分别进行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2.血气分析:可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二氧化碳分压(PaCO)和pH值等,了解新生儿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重度窒息时,PaO降低,PaCO升高,pH值下降。
3.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还可进行心电图、头颅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新生儿的心脏功能和脑部情况。
五、治疗原则
1.复苏程序
初步复苏:保持新生儿体温,娩出后立即置于预热的辐射保暖台上,用干毛巾快速擦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摆好体位,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轻微仰伸,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压通气:若新生儿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心率小于100次/分钟,应立即进行正压通气。可采用面罩或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胸外心脏按压:若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仍小于60次/分钟,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90次/分钟(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1)。
药物治疗:经上述复苏措施后,心率仍小于60次/分钟,可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或气管内注射。
2.复苏后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血气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清理呼吸道,必要时可再次进行气管内吸引,确保呼吸道通畅。
脑保护:对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可给予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脑保护,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维持内环境稳定: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维持新生儿的内环境稳定。
六、预防措施
1.加强产前检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妇的高危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等。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胎位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产时监护:产程中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吸氧、改变体位等。对于高危产妇,如剖宫产指征明确的孕妇,应及时进行剖宫产,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新生儿复苏准备:产房应配备齐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如辐射保暖台、气管插管设备、正压通气设备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助产人员应经过正规的新生儿复苏培训,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
七、特殊人群(新生儿)注意事项
新生儿发生窒息后,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肤色等情况。护理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严格按照复苏操作流程进行护理操作。同时,要注意保暖,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新生儿,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防止压疮、保持皮肤清洁等。并且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和治疗进展,给予家属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