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易患败血症,其致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可经皮肤或黏膜损伤、呼吸道感染蔓延、消化道感染、脐部感染等途径侵入,自身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基础疾病影响易患病,预防需做好皮肤黏膜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喂养、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败血症的定义
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对于小孩子而言,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败血症。
二、常见的致病病原体
细菌:是引发小孩子败血症较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新生儿败血症中,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较为常见;而在较大儿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侵入小孩子体内进而进入血液循环。例如,当小孩子皮肤有伤口未得到及时恰当处理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从伤口处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小孩子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能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败血症。
病毒:某些病毒也可引起小孩子败血症,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入侵人体后,在体内繁殖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反应。比如,小孩子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可通过血液扩散到多个器官组织,导致败血症相关的一系列症状。
真菌:在免疫力低下的小孩子中可能会发生真菌感染导致败血症,如白色念珠菌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有免疫缺陷的小孩子更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引发败血症。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小孩子,体内正常菌群被抑制,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大量繁殖,可能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三、病原体侵入的途径
皮肤或黏膜损伤:小孩子的皮肤相对娇嫩,容易出现擦伤、抓伤等情况。如果这些皮肤损伤没有得到很好的清洁和护理,病原体就有可乘之机侵入体内。比如,小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擦伤了皮肤,若没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就可能从擦伤处进入皮肤下的组织,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另外,小孩子的口腔黏膜、胃肠道黏膜等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受损,如口腔溃疡、胃肠道炎症等,病原体可通过受损的黏膜侵入血液循环。例如,小孩子有严重的口腔溃疡时,口腔内的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
呼吸道感染蔓延:小孩子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当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如感冒、肺炎等,如果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原体可能通过呼吸道的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例如,小孩子患肺炎时,肺部的炎症部位病原体可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再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引发败血症。
消化道感染:小孩子如果食用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病原体可能在胃肠道内繁殖,然后通过肠道黏膜侵入血液循环。比如,被大肠埃希菌污染的食物被小孩子食用后,细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可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败血症。另外,胃肠道的一些疾病,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也可能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
脐部感染:对于新生儿来说,脐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若脐带护理不当,如脐部被水浸湿、被粪便污染等,就容易发生感染。病原体可从脐部侵入,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例如,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没有保持清洁干燥,被细菌感染,细菌就可能通过脐部的血管等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
四、小孩子易患败血症的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小孩子尤其是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够成熟,吞噬病原体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相对较弱。比如,新生儿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杀灭细菌的能力比成年人差,这就使得病原体容易在体内繁殖并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另外,小孩子体内的抗体水平也相对较低,特别是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在出生后一段时间会逐渐降低,而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败血症。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小孩子的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肤的屏障功能不如成年人完善,容易出现破损,而且皮肤的分泌功能也不够成熟,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同时,小孩子的口腔黏膜、胃肠道黏膜等也比较娇嫩,黏膜的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这都增加了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的机会。例如,小孩子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后抓破,就可能因为皮肤屏障功能差而让病原体侵入引发败血症。
基础疾病影响:如果小孩子本身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会影响其身体的抵抗力,使他们更容易发生感染并进而发展为败血症。比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子,由于心脏结构异常,血液循环可能存在障碍,局部组织容易出现缺氧等情况,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增加了败血症的发生风险。另外,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大大下降,更容易患上败血症。
五、预防小孩子败血症的要点
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对于新生儿,要注意脐部的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用碘伏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脐部感染。对于较大的小孩子,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受伤,一旦有皮肤破损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体侵入。同时,要注意保持小孩子口腔和胃肠道黏膜的健康,教育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避免病从口入。
预防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要尽量避免小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小孩子增减衣物,防止着凉感冒。如果小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避免感染蔓延引发败血症。
合理喂养:对于新生儿要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小孩子的抵抗力。对于人工喂养的小孩子,要注意奶粉的卫生和正确的冲调方法,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同时,要按照小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小孩子的整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的发展,以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子,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