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全身有乏力、发热等;消化道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黄疸相关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不同病因急性肝炎有特殊表现,如病毒性肝炎中各型有不同特点,药物性肝炎有明确药物服用史,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且常伴其他自身免疫病表现。特殊人群急性肝炎也有特点,儿童易黄疸迅速加深、症状不典型,老年病情变化快、表现不典型且易被基础病掩盖。
一、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1.乏力:急性肝炎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表现。其机制可能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有关。例如,肝脏是糖代谢、脂肪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的重要场所,肝炎时这些代谢过程受影响,使得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乏力感。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均可出现此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原本能正常玩耍的孩子变得不愿意活动;成人则可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疲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2.发热:部分急性肝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肝脏受损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包括发热。但需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鉴别。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发热时更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稳定,且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消化道症状
1.食欲减退:患者常常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主要是因为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肝脏功能异常时胆汁分泌减少,导致脂肪消化障碍,进而引起食欲减退。成人可能表现为每餐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儿童则可能出现拒食的情况,影响营养摄入,需要家长特别关注其饮食情况,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以促进身体恢复。
2.恶心、呕吐:很多急性肝炎患者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这与肝脏功能受损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运动功能紊乱有关。例如,肝脏对一些胃肠激素的代谢异常,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引发恶心、呕吐。儿童发生呕吐时,要注意防止误吸,因为儿童的气道相对较窄,误吸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
3.腹胀:部分患者会有腹胀的感觉,这是由于胃肠道内气体积聚,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排空时间延长,导致气体积聚,引起腹胀不适。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腹胀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食欲,形成恶性循环。
(三)黄疸相关表现
1.皮肤、巩膜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使其发黄。黄疸的出现是急性肝炎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新生儿来说,若发生急性肝炎出现黄疸,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成人出现黄疸时,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是否为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2.尿色加深:患者的尿液颜色会变深,如浓茶色。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经过肾脏排泄时,胆红素随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加深。通过观察尿色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一个参考指标。例如,在急性肝炎的病程中,若尿色逐渐加深,可能提示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升高,病情有加重的可能;若尿色逐渐变浅,则可能提示病情在好转。
二、不同病因急性肝炎的特殊表现
(一)病毒性肝炎
1.甲型肝炎:儿童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临床表现可能相对多样。部分儿童可能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呕吐、腹泻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而成人感染甲型肝炎后,黄疸相关表现相对较为明显。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等容易感染。
2.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在成人中相对少见,多表现为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黄疸表现。而在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若为母婴传播,多数会成为慢性携带者,这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有关。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等途径传播。
3.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症状往往较轻,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检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或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等。
(二)药物性肝炎
有明确的药物服用史是其重要特点。患者在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后出现肝炎表现,如服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不同的药物引起的肝炎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通常也会有乏力、黄疸等类似表现。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如患有风湿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要警惕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三)自身免疫性肝炎
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除了上述一般的肝炎表现外,可能还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表现,如关节炎、皮疹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脏组织引起的,需要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一系列检查来明确诊断。
三、特殊人群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一)儿童急性肝炎
儿童急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肝脏相对体积较大,代谢功能旺盛,但免疫系统不成熟。所以儿童急性肝炎可能更容易出现黄疸迅速加深的情况,因为儿童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儿童急性肝炎的病因可能与感染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如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甲肝病毒感染等。在症状表现上,儿童可能更不典型,除了消化道症状、黄疸外,可能还会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表现,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评估。
(二)老年急性肝炎
老年急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乏力、纳差等症状可能被老年人本身的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掩盖。而且老年患者发生黄疸时,可能病情已经相对较重。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