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可通过含有病毒的血液进行传播,常见途径为输血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医源性操作传播。

1.输血传播
在过去医疗条件不够完善时,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导致感染。但随着血液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通过正规献血渠道输入污染血液的情况已大幅减少,但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血源筛查不严格的地区仍有发生风险。从科学研究角度看,当受血者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后,病毒会直接进入受血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发感染。
2.共用注射器传播
静脉吸毒者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是重要的血液传播途径。吸毒者在注射毒品时,若注射器上残留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后续使用者使用该注射器就会使病毒通过血液进入体内。因为注射器直接刺入血管,病毒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
3.医源性操作传播
在医疗过程中,如消毒不严格的牙科操作、手术操作、针灸等,如果器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过彻底有效的消毒,就可能造成病毒传播。例如,口腔科医生在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牙科治疗时,若牙科器械沾染了感染者的血液,而后续未对器械进行规范消毒就为其他患者治疗,就可能使其他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这是由于器械上的病毒通过血液接触进入了其他患者的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