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区别可能包括发病机制差异、症状表现不同、触诊特征对比、影像学检查区别、病理结果本质等。
1、发病机制差异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肿瘤,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相关,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乳腺增生是乳腺导管或腺泡上皮细胞正常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的良性病变,与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相对过高)密切相关。
2、症状表现不同
乳腺癌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单发肿块,质地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晚期可能出现皮肤凹陷(酒窝征)、乳头溢液(血性或脓性)或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以周期性乳房胀痛为主,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可触及颗粒状或片状增厚区域,边界不清晰但质地较软。
3、触诊特征对比
乳腺癌肿块通常单发、固定,与周围组织粘连,按压时无明显疼痛;乳腺增生多为双侧多发,触诊可感觉乳房弥漫性增厚或局部结节,按压时有酸胀感,与月经周期同步变化。
4、影像学检查区别
乳腺超声显示乳腺癌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微小钙化点;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结构紊乱、腺体增厚,无明确占位性病变,钼靶检查可见片状或云雾状阴影。
5、病理结果本质
乳腺癌病理确诊为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可能伴随淋巴结转移;乳腺增生病理显示腺体和间质增生,细胞形态正常,无异型性或核分裂象,属于非炎症非肿瘤性病变。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在症状上有部分相似性,但本质截然不同。若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改变,无论是否疼痛,均需及时到乳腺专科就诊,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初步筛查,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确诊,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