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有腹痛(突然剧烈上腹部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并迅速波及全腹,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恶心呕吐(起初因腹痛反射性呕吐,病情发展持续存在)、休克表现(腹腔大量渗出致血容量不足,不同人群出现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差异)等症状,体征有腹部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肠鸣音变化(早期减弱或消失)、体温变化(部分患者轻度升高,老年等免疫低下者可能不升高),需综合多因素判断,怀疑时及时就医诊治。
一、症状方面
(一)腹痛
1.疼痛特点:急性胃穿孔时,患者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会迅速波及全腹,因为胃肠内容物会从穿孔处流入腹腔,刺激腹膜。例如,有研究显示,约90%以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首发症状为上腹部突发的剧烈疼痛。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青壮年可能能较敏锐地感知到这种剧烈疼痛,而老年患者由于痛觉敏感性可能降低,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仍会有腹部的不适加重等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大量饮酒、饮食不规律者,本身胃肠道黏膜可能已有一定损伤基础,发生胃穿孔时疼痛可能更具突发性和剧烈性。有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在穿孔时疼痛往往是在原有腹痛基础上的突然加剧。
(二)恶心、呕吐
1.发生情况: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起初可能是因为剧烈腹痛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若出现腹膜炎等情况,呕吐可能会持续存在且呕吐物性状可能无明显特殊改变,但量一般不多。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患者发生急性胃穿孔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较为突出,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以哭闹等方式体现身体的不适。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恶心、呕吐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其他体征来辅助诊断。
(三)休克表现
1.出现机制:如果胃穿孔后腹腔内大量渗出,导致血容量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表现。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不同人群差异:年轻体壮的患者在早期可能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休克表现出现相对较晚;而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由于代偿能力弱,休克可能出现得较早且症状相对更严重。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休克时可能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等更明显的表现。
二、体征方面
(一)腹部体征
1.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典型的腹膜刺激征表现。全腹均有明显压痛,以穿孔部位最为显著,同时伴有反跳痛,腹肌紧张如木板状。例如,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腹部拒按,按压后松开手时疼痛加剧(反跳痛),腹部肌肉紧张度增高。
2.与年龄等的关系:儿童患者由于腹部肌肉相对薄弱,腹肌紧张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能发现腹部有一定的压痛和反跳痛情况。老年患者由于肌肉萎缩等原因,腹肌紧张程度可能较轻,但压痛和反跳痛往往是存在的,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其他体征
1.肠鸣音变化:早期可能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因为胃肠穿孔后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肠道蠕动受到抑制。
2.体温变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轻度升高,这是因为腹腔内炎症刺激引起的。但老年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体温可能不一定升高,需要动态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总之,急性胃穿孔的症状及体征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年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一旦怀疑有急性胃穿孔,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