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易感冒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肺功能受损致呼吸道防御机制减弱、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体液免疫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年龄(老年及儿童肺心病患者更易感冒)、生活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寒冷潮湿易加重呼吸道损伤)、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致抵抗力下降)等。
一、肺功能受损相关因素
肺心病患者由于肺部长期受到病变影响,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疾病不断进展,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正常肺组织能够有效过滤、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进行气体交换,而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受损后,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减弱,无法很好地阻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入侵,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繁殖,从而增加感冒发生的几率。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肺功能越差,呼吸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越弱。
二、免疫功能低下因素
1.细胞免疫方面:肺心病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可能出现异常,T淋巴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识别和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等。研究发现肺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T细胞(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CDT细胞(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相对增多,导致CD/CD比值降低,使得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难以有效清除入侵的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引发感冒。
2.体液免疫方面:肺心病患者的体液免疫也会受到影响,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可能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的含量可能低于正常水平。IgA是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的重要抗体,对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病原体有阻挡和中和作用,其水平降低会使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防御能力减弱,增加感冒发生的可能性。
三、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因素
肺心病患者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可能存在损伤,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呼吸道黏膜作为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屏障,正常情况下能够分泌黏液,捕捉病原体并通过纤毛运动将其排出体外。而肺心病患者由于炎症等因素,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受损,黏液分泌异常,纤毛运动功能减弱,使得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病原体更容易突破这道防线进入机体引发感冒。例如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和修复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削弱了黏膜的防御能力。
四、生活方式及基础情况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肺心病患者相对更易感冒,因为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等都有所下降,而且老年肺心病患者往往基础疾病较多,身体状态较差,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儿童肺心病患者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儿童肺心病患者,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相对更弱,呼吸道黏膜等防御结构也不如成人成熟,所以也容易频繁感冒。
2.生活环境因素:肺心病患者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进一步加重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感冒发生的频率。例如在雾霾天气较多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黏膜屏障,使肺心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而感冒。
3.营养状况因素:肺心病患者由于疾病消耗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黏膜的修复等。例如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缺乏蛋白质会使机体的免疫球蛋白等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