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褥疮防治及相关健康维护,需进行创面评估与清洁,明确褥疮分期并轻柔清洁创面;定期翻身、使用减压设备减压与调整体位;依褥疮分期选合适敷料,必要时遵规用抗生素等药物辅助;保证均衡饮食或适当补充营养剂以营养支持;还需预防肺部、泌尿系统等并发症,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合适措施。
一、创面评估与清洁
1.评估创面情况:首先要明确褥疮的分期,不同分期处理方式有差异。I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II期褥疮表皮破损,露出创面;III期褥疮全层皮肤破坏,可见皮下脂肪;IV期褥疮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累及肌肉、骨骼等。对于卧床病人,需定期仔细评估褥疮的大小、深度、有无感染等情况。
2.清洁创面: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创面,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如果创面有感染,可能需要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清洁,但要注意避免对新生组织造成过度刺激。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和损伤。
二、减压与体位调整
1.定期翻身:这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每1-2小时为卧床病人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婴幼儿,由于皮肤娇嫩,翻身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也需定时改变体位。翻身时可以采用侧卧、仰卧等不同体位交替,减轻身体某一部位的压力。
2.使用减压设备:可以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病人身体与床面的接触压力分布更均匀;减压坐垫适用于臀部等易受压部位,能有效降低局部压力。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要选择合适尺寸和压力的减压设备,确保使用安全舒适。
三、创面护理与药物辅助
1.创面敷料选择:根据褥疮分期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于浅度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它能吸收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对于有感染风险或轻度感染的创面,可使用含银敷料,银离子具有抗菌作用;对于深度创面,可能需要使用藻酸盐敷料等。在选择敷料时要考虑病人的年龄、皮肤状况等因素,例如婴幼儿皮肤更敏感,应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敷料。
2.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如果创面有感染迹象,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禁忌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四、营养支持
1.均衡饮食:卧床病人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褥疮愈合。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促进创面愈合,可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青椒等)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也对皮肤修复有益。对于婴幼儿,要保证其营养的全面供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提供合适的辅食和奶制品;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和营养均衡。
2.营养补充剂:如果病人饮食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复合维生素片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补充对身体造成负担。
五、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预防:鼓励卧床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期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拍背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还可使用呼吸训练器等辅助设备。
2.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保持会阴部清洁,适当多饮水,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等(需在医疗专业人员操作下)。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尿布的及时更换和清洁,避免尿液刺激引起感染;老年人要关注其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