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自查可通过观察身体症状(如腹部不适、月经异常、消化道症状)、触摸腹部(注意自检时间和方法)、关注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还需定期体检筛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但自查不能确诊,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一、观察身体症状
1.腹部不适
正常情况下腹部一般无明显异常感觉。但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可能会导致腹腔内环境改变,刺激腹膜等组织。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卵巢癌早期可能就会有腹部不适感,不过这种症状容易被忽视,因为它可能与消化不良等普通病症混淆。对于有长期腹部不适且经普通治疗无缓解的人群,尤其是女性,需要提高警惕。
2.月经异常
正常月经有相对稳定的周期、经量等。卵巢癌可能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导致月经异常。比如月经量增多、减少,月经周期紊乱等。不过月经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卵巢癌,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月经长期异常,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例如,一些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情况,这也是需要关注的点。
3.消化道症状
卵巢癌可能压迫或转移至消化道,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的生长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有饱腹感,进而影响进食量,导致体重下降等情况。如果出现持续的消化道症状且排除了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也要考虑卵巢癌的可能。
二、触摸腹部
1.自检时间
建议在月经结束后的3-7天进行腹部自检,此时盆腔器官位置相对固定,更容易触摸到异常情况。对于绝经后的女性,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自检。
2.自检方法
平躺,双腿屈曲,放松腹部。用手从下腹一侧开始,轻轻滑动触摸,依次检查整个腹部。正常情况下腹部柔软,没有明显的包块。如果触摸到腹部有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包块,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卵巢癌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等,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三、注意家族史等高危因素
1.家族史影响
如果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的家族史,那么个体患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除了定期进行自查外,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的筛查。
2.年龄因素
卵巢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也不能忽视卵巢癌的可能,如果出现上述异常症状,也需要进行排查。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自查都很重要,但不同年龄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可能更要关注月经等生殖系统相关的症状,而老年女性除了腹部症状外,还要注意全身状况的变化。
四、定期体检筛查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经阴道超声对卵巢癌的筛查有一定优势,它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盆腔内卵巢等器官的情况。一般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妇科超声检查。例如,通过超声可以发现卵巢是否有异常的占位性病变等。
2.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CA125等肿瘤标志物。虽然CA125不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在卵巢癌患者中,CA125水平常常会升高。不过,一些良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导致CA125轻度升高。所以肿瘤标志物检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癌的迹象。
需要注意的是,自查只是初步的筛查手段,不能仅凭自查就确诊卵巢癌。如果自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如腹腔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