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查体特点包括不同年龄一般情况不同,呼吸系统体征早期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闻及干湿啰音等且与病变程度有时不平行;影像学表现方面,胸部X线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胸部CT诊断价值更高,不同病程有早期、进展期、恢复期的相应变化,特殊人群如儿童和成年患者有各自不同特点,查体和影像学表现需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及相关基础疾病影响。
一、查体特点
(一)一般情况
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情况有所差异,婴幼儿可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年长儿可出现发热,热型不定,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体温可高达39℃左右,部分患儿伴有畏寒。
对于成年患者,也可有发热表现,体温波动情况类似儿童,但一般全身中毒症状相对儿童可能稍轻或有不同特点,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
(二)呼吸系统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与主诉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不一致是其特点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干湿啰音,但啰音体征与肺部病变程度有时可不完全平行。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可出现呼吸增快,部分患儿可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年长儿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湿啰音,合并胸腔积液时可出现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呼吸音减低等相应体征。成年患者肺部体征也类似,早期可能仅双肺呼吸音粗糙,随后可闻及干湿啰音等,若有胸腔积液等并发症也会出现相应体征改变。
二、影像学表现
(一)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表现
胸部X线
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改变,多为单侧下叶受累,也可见双侧病变。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也可有大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部分患儿可出现间质性肺炎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伴有网状阴影。成年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儿童类似,但有时病变范围可能相对更易观察,不过也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胸部CT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大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等。可发现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征等表现,树芽征提示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的炎症。还可观察到胸腔积液情况,CT对于少量胸腔积液的显示较X线更敏感。在儿童中,不同年龄阶段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婴幼儿由于胸廓等发育特点,CT下病变显示可能相对需要更细致观察。成年患者胸部CT表现类似,但在鉴别诊断等方面有时能提供更详细信息,比如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方面。
(二)不同病程的影像学变化
早期
胸部X线或CT可见肺纹理增粗,局部出现淡薄的斑片状阴影,边界不清。此时病变处于起始阶段,炎症刚开始累及肺部组织,影像学表现相对较轻微,容易被忽视,但结合临床症状如咳嗽等可高度怀疑。
进展期
斑片状阴影范围可扩大,可融合成大片状,磨玻璃影范围增加,实变影也可出现。对于儿童来说,此阶段可能病情有一定进展,临床症状如咳嗽可能加重等;成年患者也会有相应临床症状的加重,影像学上病变范围明显扩展。
恢复期
阴影逐渐吸收,斑片状影密度减低,范围缩小,磨玻璃影变淡,实变影吸收后可遗留索条影等。儿童在恢复期经过相应治疗后,影像学恢复相对儿童自身修复能力可能有一定特点,需动态观察;成年患者恢复期影像学变化也符合一般炎症吸收规律,但个体差异也需考虑,比如基础健康状况等对恢复速度的影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查体及影像学表现可能有其更独特之处,在查体时要更细致观察,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成年患者中若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查体及影像学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影响,查体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肺部体征的干扰,影像学上要注意与基础疾病的肺部表现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