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致胸闷气短需明确原因,一般处理包括休息、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医疗干预有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氧疗;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遵儿科用药原则,老年要综合基础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有基础病史者要避诱因、病情不缓解速就医。
一、明确支气管炎胸闷气短的原因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患有支气管炎时出现胸闷气短,可能是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痉挛,影响通气功能;也可能是炎症累及范围较广,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等。例如,一些严重的支气管炎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从而引起胸闷气短。
二、一般处理措施
(一)休息与体位调整
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因为活动会增加耗氧量,可能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身体恢复。比如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患者也应避免过度劳累。
体位调整: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可以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减轻胸闷气短的感觉。对于老年人,半卧位可能更易于耐受,同时要注意体位调整时的安全,避免跌倒等情况发生。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咳嗽排痰: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有助于排出气道内的分泌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适当拍背,协助痰液排出,但要注意拍背的力度和方法,避免损伤儿童胸部。比如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儿童背部。对于成年患者,自己也可以通过深呼吸后用力咳嗽的方式排痰。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清除分泌物: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气道分泌物堵塞情况,可能需要就医进行吸痰等操作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医疗干预措施
(一)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果是气道痉挛引起的胸闷气短,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用)。但要注意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糖皮质激素:对于炎症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胸闷气短症状。但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更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氧疗
如果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口唇发绀等情况,需要进行氧疗。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保证吸氧的舒适性和有效性;老年患者也要注意吸氧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支气管炎引起胸闷气短时,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深度,是否有烦躁不安等表现。在处理方面,除了上述一般处理和医疗干预外,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一些成人用的强效镇咳药等可能不适合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支气管炎胸闷气短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例如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氧疗时,要注意控制吸氧速度和浓度,避免因氧疗不当加重基础疾病。同时,老年患者行动相对不便,在体位调整等护理方面要给予更多的协助和关注,防止发生意外。
(三)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本身有支气管炎病史且反复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寒冷空气等。在病情发作时,要及时采取上述的处理措施,如果病情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防止发展为更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炎、肺心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