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可通过药物镇痛(依疼痛程度选非甾体类抗炎药、弱阿片类或强阿片类药物,需遵医嘱)、介入治疗减轻痛苦(神经阻滞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动脉灌注化疗杀伤肿瘤细胞减痛)、营养支持与心理调节辅助(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提高抵抗力,心理调节缓解压力助减痛苦)、姑息性手术改善症状减轻痛苦(身体状况尚可、肿瘤局限无法根治时考虑,解决梗阻改善进食等)来减轻痛苦。
一、药物镇痛
胰腺癌患者出现疼痛时,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等;重度疼痛则需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这些药物通过与体内的阿片受体结合等机制发挥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不过,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镇痛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二、介入治疗减轻痛苦
1.神经阻滞:通过向腹腔神经丛等区域注射药物,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例如,腹腔神经丛阻滞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引起的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穿刺的部位和药物的剂量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一些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能够耐受介入操作的患者比较适用,但对于身体极度虚弱、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等患者则不适合。
2.动脉灌注化疗: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供应肿瘤的动脉内,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升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等,从而缓解疼痛。这种治疗方式对于部分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缓解有一定帮助,但同样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比如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因为动脉灌注化疗可能会对心肺等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营养支持与心理调节辅助减轻痛苦
1.营养支持:胰腺癌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情况,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等不适。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者必要时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方式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对于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间接减轻因为身体虚弱等带来的痛苦感受。例如,对于一些食欲明显减退的患者,可以给予易消化、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调整。
2.心理调节:胰腺癌患者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疼痛的感受。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家属也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陪伴。例如,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听音乐、放松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心理调节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更需要耐心的倾听和情感上的安抚;对于年轻患者,可能可以采用一些更具互动性的心理调节方法。
四、姑息性手术改善症状减轻痛苦
对于一些身体状况相对尚可、肿瘤局限但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胃肠吻合术等,以解决患者的梗阻问题,改善患者的进食等情况,从而间接减轻因为梗阻等带来的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例如,当胰腺癌导致十二指肠梗阻时,通过胃肠吻合术可以恢复肠道的通畅,让患者能够正常进食,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因为梗阻引起的腹部胀痛等不适。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