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引发因素包括机械性创伤因素(如儿童及成人便秘、女性妊娠期及分娩、医疗操作粗暴、异物损伤等致肛管皮肤机械性损伤)、肛管狭窄因素(先天性肛管狭窄致儿童粪便通过时皮肤损伤、后天性炎症后狭窄致肛门直肠炎症反复发作引发肛管纤维化狭窄)、感染因素(肛窦炎蔓延致肛管皮肤感染致皮肤弹性脆性降低引发撕裂)、缺血因素(肛管后正中线血供差、局部血管痉挛、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循环慢及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加重肛管局部缺血)。
一、机械性创伤因素
(一)便秘相关
1.儿童及成人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挑食、饮水少等情况,容易引发便秘。而成人若长期有不良排便习惯,如排便时久蹲久坐看手机等,都可能导致粪便干结。干结的粪便在通过肛管时,会对肛管皮肤产生强烈的机械性损伤,尤其是肛管后壁,因为此处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从而容易造成肛裂。例如,有研究表明,便秘患者发生肛裂的风险比正常排便人群高出数倍,儿童中因便秘导致肛裂的比例也不在少数,一些长期便秘的儿童,肛管皮肤经常受到干结粪便的摩擦和撕裂,进而引发肛裂。
2.女性特殊情况:女性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可能会出现排便不畅的情况,再加上分娩时用力过度等,也容易导致肛管损伤引发肛裂。
(二)外伤因素
1.医疗操作相关:在进行肛门直肠检查时,如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检查等,如果操作过于粗暴,可能会损伤肛管皮肤,从而引发肛裂。这种情况在医疗操作不规范或者医护人员经验不足时更容易发生。例如,一些不熟练的医护人员在进行肛门指诊时,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进而引发肛裂。
2.异物损伤:如果误吞异物或者肛门塞入异物等,也可能会造成肛管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引发肛裂。比如儿童好奇将小玩具等塞入肛门,就可能导致肛管皮肤受损而引发肛裂。
二、肛管狭窄因素
(一)先天性肛管狭窄
1.儿童情况: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先天性肛管狭窄的情况,由于肛管管径相对较窄,粪便通过时更容易对肛管皮肤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皮肤损伤,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肛裂。先天性肛管狭窄在儿童肛裂病因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后天性肛管狭窄
1.炎症后狭窄:肛门直肠部位的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在病情反复发作过程中,会导致肛管组织纤维化,进而引起肛管狭窄。当粪便通过狭窄的肛管时,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引发肛裂。例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肠道炎症累及肛门直肠时,就可能出现肛管狭窄,从而增加肛裂的发生风险。
三、感染因素
(一)肛窦炎相关
1.发病机制:肛窦位于肛管齿状线处,形状像口袋,容易积存粪便和细菌。如果发生肛窦炎,炎症可能会蔓延到肛管皮肤,引起肛管皮肤感染,导致皮肤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粪便通过时更容易发生撕裂,进而引发肛裂。例如,当肛窦受到细菌感染后,炎症会逐渐扩散,累及周围的肛管皮肤组织,使肛管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被干结粪便等损伤而引发肛裂。
2.儿童与成人差异:儿童肛窦相对较浅,但如果不注意肛门卫生,也容易发生肛窦炎。而成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因素,肛窦炎的发生也较为常见,进而增加了肛裂的发病几率。
四、缺血因素
(一)血管因素
1.肛管局部血管供应特点:肛管的血液供应相对特殊,肛管后正中线处的血供相对较差。当存在一些影响血管供应的因素时,如局部血管痉挛等,会导致肛管皮肤缺血、缺氧,皮肤的韧性和抵抗力下降,容易在粪便通过时发生破裂,引发肛裂。例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可能会出现肛管局部血管痉挛,影响血液供应,增加肛裂的发生风险。
2.老年人情况: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肛管局部更容易出现缺血情况,所以老年人发生肛裂的几率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会影响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肛管局部的缺血状况,从而更容易引发肛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