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一般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做好伤口护理;需卧床休息并逐渐增加活动;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要预防脑血管痉挛和深静脉血栓;儿童患者要关注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患者要加强基础疾病管理与谨慎用药
一、术后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动脉瘤手术后血压波动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一般将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如平均动脉压降低约20%-25%较为适宜,通过持续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对于老年患者,其生理机能相对减退,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不明显,需更加细致观察;年轻患者若有基础疾病,也需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
同时观察意识状态,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等情况,可能提示颅内有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发现切口异常,如渗液增多、红肿明显等,可能提示切口感染,需进一步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更要加强切口护理,严格控制血糖,降低切口感染风险。
二、卧床与活动
1.卧床休息
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一般根据手术情况而定,通常为1-2周左右。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头部过度活动,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压疮,可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易发生压疮,需特别注意。
2.逐渐增加活动
在医生允许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应循序渐进,从床上活动开始,如床上翻身、坐起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室内行走等。活动过程中要有人陪伴,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对于体弱的老年患者,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三、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结构
术后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进而影响颅内压力,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要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取,多吃植物油。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四、并发症预防
1.脑血管痉挛预防
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是常见并发症。可通过适当补液等方式维持患者的血容量,保证脑灌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活动障碍等可能提示脑血管痉挛的表现,需及时处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更易发生脑血管痉挛,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2.深静脉血栓预防
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练习,如踝泵运动,每小时进行5-10分钟。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气压治疗仪等辅助预防措施。肥胖患者、有血栓病史的患者等属于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需更加重视预防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动脉瘤术后要特别注意术后的生长发育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术后需密切关注神经系统发育、身体各器官功能恢复等情况。在护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基础护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等。同时,要给予心理支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因术后不适等产生恐惧心理。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如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合并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等。此外,老年患者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