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症状包括一般症状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一般症状有头痛(多为首发症状,出血一侧头部明显,颅内压增高时蔓延全头)、呕吐(多因颅内压增高致喷射性呕吐,儿童更易出现)、意识障碍(程度因部位、出血量而异,脑干出血常致严重意识障碍)、血压升高(机体对颅内压增高的代偿性反应,长期高血压患者更显著);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偏瘫及肌张力改变)、感觉障碍(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语言障碍(失语及构音障碍)、眼部症状(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且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
头痛:常为首发症状,多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蔓延至整个头部。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头痛较为剧烈,可能与血液刺激脑膜或颅内压升高有关。例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头痛。
呕吐:多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所致,常呈喷射性呕吐。在儿童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颅内压增高时更容易出现喷射性呕吐。例如,婴幼儿脑出血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有频繁的喷射性呕吐现象。
意识障碍: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因素有关。如果出血部位影响到脑干等重要结构,往往会导致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比如,脑干出血的患者通常很快出现意识障碍,病情较为危重。
血压升高:患者发病后血压常明显升高,这是机体对颅内压增高的一种代偿性反应。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脑出血时血压更容易显著升高。例如,有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出血时血压可能迅速飙升至较高水平。
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运动障碍
偏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定位症状,表现为出血对侧的肢体肌力减弱、活动不利。这是因为锥体束受损,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传导受到影响。例如,右侧脑出血可能导致左侧肢体出现偏瘫,患者左侧肢体无力,难以完成正常的肢体活动。
肌张力改变:急性期肌张力可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如巴氏征阳性等。在儿童脑出血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肌张力改变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感觉障碍:出血灶对侧的肢体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温度等刺激。例如,脑出血患者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时,用针轻刺该侧肢体,患者可能无法感知疼痛。
语言障碍
失语:如果脑出血发生在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可出现失语症。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自己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患者能表达,但听不懂别人的话;命名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例如,左侧大脑半球脑出血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状。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发音困难,这是由于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受损所致。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由于其神经系统功能有所减退,构音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眼部症状
瞳孔变化:脑出血量较大时,可引起双侧瞳孔不等大,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可能提示脑疝形成,这是一种危急的情况。例如,当颅内血肿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形成脑疝时,会出现双侧瞳孔的异常变化。
眼球运动障碍:可出现眼球同向偏斜、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与脑出血影响了眼球运动相关的神经核团或传导束有关。比如,脑出血累及动眼神经等相关结构时,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脑出血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女性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出血时更易出现上述较为严重的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而儿童脑出血可能因出血量相对较少时就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呕吐、嗜睡等症状,且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神经系统的恢复情况,采取更适合儿童的康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