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凶险心血管急症,治疗关键是稳定病情、阻止夹层扩展,分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降压(用β受体阻滞剂等,注意禁忌证)和镇痛(用吗啡等,注意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手术分急诊(StanfordA型需急诊手术,风险高)和择期(StanfordB型有情况需手术,如腔内修复术,注意适应证及特殊人群)。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耐受力差,用药和术后监测要谨慎;女性患者要考虑生理特点;有基础病史患者要兼顾基础病控制及监测相关并发症。
一、治疗原则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急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稳定病情,阻止夹层继续扩展,并根据夹层的类型、部位、患者的一般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
1.降压治疗:
目标是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之间,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主动脉的剪切力,从而阻止夹层进一步发展。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患者,但对于有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要注意其对心脏功能和血压的影响,需密切监测。
也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如卡托普利、氯沙坦等,这类药物对于一些患者也有一定的降压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在肾功能不全等特定情况下需考虑其使用风险。
2.镇痛治疗:
剧烈疼痛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升高血压,加重夹层病情,所以需及时镇痛,常用药物如吗啡等,吗啡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起到强效镇痛效果,但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因为可能抑制呼吸。在老年患者中,呼吸功能相对较弱,使用时更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三、手术治疗
1.急诊手术:
对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通常需要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是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若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再植术等。手术风险较高,因为患者病情危急,手术过程中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要密切监测心功能、肾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在老年患者中,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精细的术后监护和处理。
2.择期手术: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若夹层持续扩展、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腔内修复术等。腔内修复术是通过血管介入的方法,放置支架等装置来隔绝夹层,创伤相对较小,但对患者的适应证选择有严格要求,需要评估夹层的形态、位置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在评估和手术操作时需特别注意与男性的差异,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有长期吸烟、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的患者,术后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戒烟等,以降低夹层复发等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对手术和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在药物治疗时,要更谨慎地选择降压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手术治疗前要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术后要加强对切口愈合、心功能、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监测和预防。
2.女性患者:
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如妊娠相关的主动脉夹层(较少见但需特殊处理)等情况。在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女性的身体结构和激素等因素对恢复的影响,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3.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治疗主动脉夹层时,要同时兼顾基础病史的控制。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病情的药物。例如,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权衡其对心脏供血和心功能的影响。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病史相关并发症的监测,如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冠心病患者要注意心肌缺血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