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间质性肺疾病。COPD因多种因素致气道慢性炎症等,使通气功能下降;重症支气管哮喘因气道慢性炎症等致气道广泛痉挛狭窄等;重症肺炎因病原体感染致肺部严重炎症反应影响通气换气;间质性肺疾病因多种病因致肺间质纤维化等影响肺结构和功能,最终均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发病机制及相关情况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是由于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气道和肺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阻塞,通气功能下降。
从年龄角度看,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COPD进而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男性由于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患病风险相对可能稍高,但女性在二手烟暴露等情况下也可发病。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的人群,如矿工、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COPD发病风险增加,进而成为慢性肺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有COPD病史的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随着病情进展,很容易发展为慢性肺呼吸衰竭。
2.病理生理影响
COPD患者肺部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重塑等,导致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下降。在换气功能方面,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因素,也会影响气体的有效交换,最终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
二、重症支气管哮喘
1.发病机制及相关情况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等有关。多种因素可诱发哮喘发作,如过敏原、感染、气候变化等。在年龄上,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病,但成年人中也不少见。生活方式方面,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剧烈运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如果哮喘长期控制不佳,尤其是重症哮喘患者,气道严重痉挛、狭窄,通气功能严重受损,容易发展为慢性肺呼吸衰竭。
2.病理生理影响
重症哮喘时,气道广泛痉挛、狭窄,黏液栓形成,导致通气功能严重障碍。同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情况也较为明显,使得气体交换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
三、重症肺炎
1.发病机制及相关情况
重症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严重炎症反应。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更容易发生重症肺炎。生活方式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由于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病原体引发重症肺炎。有肺部感染病史,尤其是重症肺炎病史的患者,如果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广泛累及肺部组织,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肺呼吸衰竭。
2.病理生理影响
重症肺炎时,肺部大量炎性渗出,肺泡实变,影响气体的正常交换。同时,气道可能因炎症刺激出现分泌物增多、气道狭窄等情况,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
四、间质性肺疾病
1.发病机制及相关情况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病因多样,包括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机粉尘、无机粉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伴发间质性肺疾病)等。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有害环境因素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有间质性肺疾病基础的患者,病情逐渐进展,肺间质逐渐纤维化,影响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慢性肺呼吸衰竭。
2.病理生理影响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肺间质纤维化,导致肺泡弹性减退、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等。通气功能方面,由于肺组织的纤维化,胸廓活动受限等因素,也会影响肺的通气。同时,换气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发展为慢性肺呼吸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