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可因不同人群及部位表现各异,一般成人常突然头痛、呕吐、意识及肢体运动等障碍,儿童表现有其特点,不同部位出血表现不同;头颅CT是诊断首选,可清晰显示出血情况,头颅MRI对早期及病因诊断有价值;病史需收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和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综合多方面评估可准确判断脑出血并及时就医治疗。
一、临床表现
1.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一般成人:常突然出现头痛,多为剧烈头痛,还可伴有呕吐,呕吐常为喷射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同时可能有肢体运动障碍,比如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严重者可出现偏瘫。有的患者会有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楚、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
儿童:儿童脑出血可能因外伤、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除了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外,还可能有哭闹不安、前囟饱满(婴幼儿颅内压增高时)等表现,运动障碍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减少、姿势异常等,意识障碍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
2.不同部位脑出血表现差异
基底节区出血:这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典型表现为三偏征,即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出血量大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脑叶出血:不同脑叶出血表现不同,额叶出血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偏瘫等;顶叶出血主要表现为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有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枕叶出血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等。
脑干出血:病情往往较为凶险,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呼吸不规则等表现,预后较差。
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眩晕、恶心、呕吐,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行走不稳等,出血量较大时可压迫脑干,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优势: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发病后即可清楚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等。脑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能迅速明确诊断,而且操作简便、快捷。
意义:通过头颅CT可以准确判断脑出血的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如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清除血肿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根据血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2.头颅MRI
优势:在脑出血的早期,头颅MRI有时能比CT更敏感地发现一些微小的出血病灶。而且对于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一定帮助,比如可以发现一些血管畸形等病变。在出血的不同时期,MRI表现不同,有助于判断出血的时间。
意义:对于一些CT不易诊断的早期脑出血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头颅MRI有其独特的价值。例如,对于怀疑有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头颅MRI结合血管成像等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血管情况。
三、病史收集
1.基础疾病
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出血。例如,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脑血管畸形病史:如脑动静脉畸形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发生脑出血。儿童患者中,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相对较多见。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引起脑出血,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容易发生脑出血。例如,血友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凝血因子,凝血功能障碍,轻微的头部损伤或无明显诱因下都可能发生脑出血。
2.诱发因素
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急剧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比如一些人在与人激烈争吵、大喜大悲等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能突发脑出血。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血压迅速升高,也可能导致原本存在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例如,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重体力劳动等后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要警惕脑出血的可能。
寒冷刺激:寒冷天气可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在寒冷刺激下更易发生脑出血。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收集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了脑出血。一旦怀疑脑出血,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