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可通过临床表现提示,实验室检查中脑脊液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等变化,生化有蛋白、糖、氯化物含量改变,病原学可通过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检查查找病原菌,综合这些多方面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感染及类型来确定脑脊液诊断标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需结合自身特点考虑。
一、临床表现
颅内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还会有前囟饱满等表现,这些临床表现是提示可能存在颅内感染进而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的重要线索,但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确诊颅内感染并确定脑脊液的诊断标准。
二、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
1.白细胞计数
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极少,一般成人脑脊液白细胞数为\((0-5)\times10^{6}/L\),儿童为\((0-10)\times10^{6}/L\)。当发生颅内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会升高。例如细菌性颅内感染时,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性颅内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红细胞计数
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如果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提示有脑出血等情况,但在颅内感染时,若存在脑膜血管炎症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红细胞漏出到脑脊液中,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分析。
三、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生化
1.蛋白含量
正常成人脑脊液蛋白含量为\(0.15-0.45g/L\),儿童为\(0.2-0.4g/L\)。颅内感染时,蛋白含量会升高。细菌性颅内感染时蛋白升高较为明显,可达到数克每升;病毒性颅内感染时蛋白含量也会升高,但一般没有细菌性感染时升高幅度大。
2.糖含量
正常脑脊液糖含量为血糖的\(1/2-2/3\),成人正常脑脊液糖含量为\(2.5-4.4mmol/L\),儿童为\(2.8-4.5mmol/L\)。颅内感染时糖含量会发生变化,细菌性颅内感染时糖含量明显降低,可低于\(2.2mmol/L\);结核性颅内感染时糖含量也会降低;而病毒性颅内感染时糖含量多正常或轻度降低。
3.氯化物含量
正常成人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儿童为\(111-123mmol/L\)。颅内感染时氯化物含量也可出现异常,结核性颅内感染时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可低于\(102mmol/L\);细菌性颅内感染时氯化物含量也可能降低,但一般没有结核性感染时降低幅度大;病毒性颅内感染时氯化物含量多正常。
四、病原学检查
1.细菌学检查
可以通过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等方法查找病原菌。如果在脑脊液涂片中发现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或者脑脊液细菌培养出相应的病原菌,如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对细菌性颅内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时,通过脑脊液涂片可能发现肾形双球菌等。
2.病毒学检查
可以进行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例如,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如单纯疱疹病毒核酸、肠道病毒核酸等,对于病毒性颅内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病毒感染可能有其特定的核酸序列,通过特异性的PCR检测可以明确是否为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感染。
3.真菌学检查
对于怀疑真菌性颅内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等检查。例如,新型隐球菌感染时,脑脊液墨汁染色可发现新型隐球菌。
综合以上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等多方面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感染以及明确颅内感染的类型等,从而确定颅内感染脑脊液的诊断标准。例如,细菌性颅内感染时通常表现为脑脊液白细胞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升高,糖明显降低,细菌学检查可发现病原菌;结核性颅内感染时脑脊液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真菌学检查可能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或通过其他方法提示结核感染;病毒性颅内感染时脑脊液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多正常,病毒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病毒的证据。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进行脑脊液检查时需更加谨慎,操作要轻柔,同时在判断脑脊液检查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这一因素。对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分析脑脊液检查结果时要结合其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判断颅内感染的可能性及诊断标准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