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常见于剖腹产后,症状主要包括:一、腹痛,有慢性隐痛或胀痛,因粘连肠管牵拉等影响肠道蠕动引发,疼痛程度不一;还有阵发性绞痛,由粘连致肠管部分梗阻、肠管强烈蠕动引起。
二、腹胀,有持续性腹胀,因肠粘连致气体积聚,且进食后会加重。
三、恶心、呕吐,先有轻度恶心,由肠道功能紊乱刺激胃黏膜引发,梗阻加重则会呕吐,呕吐物及频率与梗阻情况有关。
四、排便、排气异常,会出现便秘,严重时停止排气排便,也可能腹泻与便秘交替。此外,年龄小、年龄大、肥胖及有腹部手术史的产妇需根据自身特点,注意术后护理以预防肠粘连或减轻其症状。
一、腹痛
1.慢性隐痛或胀痛:肠粘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部慢性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与粘连部位相关,常在剖腹产后数月甚至数年逐渐出现。这是因为粘连的肠管相互牵拉、扭曲,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及张力,进而引发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劳累、进食后稍有不适,重者则可能疼痛持续,影响日常生活与休息。
2.阵发性绞痛:当粘连导致肠管部分梗阻时,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管会强烈蠕动以试图克服梗阻,从而引发阵发性绞痛。这种绞痛较为剧烈,发作时患者常难以忍受,可能伴有辗转不安、出汗等表现。发作频率不定,可能数分钟一次,也可能数小时一次,随后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
二、腹胀
1.持续性腹胀:由于肠粘连影响肠道正常的气体交换和蠕动,气体积聚在肠道内无法顺利排出,导致腹部出现持续性腹胀。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外观可见腹部膨隆,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使呼吸变浅、加快。腹胀程度与粘连范围及肠道梗阻程度有关,粘连范围广、梗阻严重者腹胀更为明显。
2.进食后加重:进食后,胃肠道负担增加,需要消化和推进食物,而肠粘连使得肠道功能受限,这会进一步加重腹胀症状。所以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较多或进食不易消化食物后,腹胀会更加突出,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减少进食量,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
三、恶心、呕吐
1.轻度恶心:肠粘连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的逆蠕动增加,刺激胃黏膜,从而引发恶心感。这种恶心症状一般在腹痛、腹胀之后出现,程度相对较轻,可能偶尔发生,也可能在进食后或腹部疼痛发作时频繁出现。
2.呕吐:当肠粘连导致肠梗阻进一步加重,肠内容物无法正常下行,就会发生呕吐。早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甚至呈粪样。呕吐频率和量与梗阻部位及程度有关,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但呕吐量可能较大。
四、排便、排气异常
1.便秘:肠粘连致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导致便秘。患者可能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坚硬,排出困难。严重的肠粘连可能导致肠道完全梗阻,此时则会停止排气、排便,这是病情危急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2.腹泻与便秘交替:部分患者由于肠粘连使肠道功能失调,肠管蠕动节律紊乱,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一段时间内表现为便秘,之后又可能出现腹泻,这种情况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肠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长期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温馨提示:
1.对于年龄较小的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剖腹产后发生肠粘连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由于年龄小,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够准确,家属应密切关注产妇术后有无上述异常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年龄小的产妇在术后活动时可能较为活跃,需注意避免过度剧烈活动,防止因动作幅度过大牵扯伤口,加重肠粘连风险。
2.年龄较大的产妇,本身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术后恢复,增加肠粘连发生几率。术后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按照医生要求规范治疗。在饮食方面,因年龄大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加重肠道负担,诱发肠粘连症状。
3.对于肥胖产妇,剖腹产后脂肪液化等并发症风险较高,可能增加肠粘连几率。肥胖产妇术后应积极控制体重,适当增加活动量,但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大幅度运动。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肠粘连发生及症状加重风险。
4.有腹部手术史的产妇,腹腔内已有粘连基础,再次剖腹产后肠粘连发生率更高。这类产妇术后更需密切观察症状,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包括早期活动、饮食调整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肠粘连问题。



